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周晓敏  张绪忠 《煤炭学报》2003,28(2):162-166
根据在冻结法凿井工程中冻结器纵向测温的经验摸索,建立了停冻后的单孔冻土柱升温的数学计算模型,借助现代数学工具Maple6软件,将公式数字化和图形化,从而揭示了在瞬时升温过程中单孔冻土柱温度分布与时间、冻土柱半径之间的关系,为冻结器内测温、监控冻结井筒温度场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李家坝煤矿主斜井倾角20°,斜长1 440m,采用局部冻结方案施工,冻结起始位置距井口水平距离为250.41m,冻结斜长163.2m,冻结段水平长度153.4m,共分4段冻结。沿井筒长度方向布置了6排冻结孔,共455个,冻结孔施工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冻结管采取了局部保温措施,减少了无效冻结段冷量损失,节约了冷量。冻结过程中,根据测温数据,对冻土扩展速度、冻结壁厚度及冻结壁平均温度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均满足设计要求。井筒开挖后,对井帮温度进行了实测。从开挖揭露的情况看,冻结效果良好,验证了冻结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井筒冻结和掘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渗流地层中冻结壁长时间不交圈的难题,根据多孔介质传热理论与达西定律建立渗流场与冻结温度场耦合控制方程,得出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基于相似理论,建立渗流作用下梅花型布置双排管冻结模型试验系统,对渗流地层中冻结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单排管冻结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排管冻结时,地下水流速是影响上游冻结壁厚度的首要因素;孔间距是影响冻结壁交圈时间的首要因素;盐水温度是影响下游冻结壁厚度与冻结壁平均温度的首要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地下水流速5~25 m/d时,双排管冻结时上、下游冻结壁较单排管冻结时分别增厚62.6%~151.8%,3.7%~33.8%;交圈时间缩短7.1%~91%,冻结壁平均温度降低了12.1%~103.9%;并对冻结壁交圈时间与地下水流速之间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出冻结壁在不同条件下能交圈的极限流速;最后提出渗流作用下冻结工程对策,为类似冻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分重视汉语语言的规划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作为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国语言规划长期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这种忽视体现在政府管理机构的不重视、汉语语言研究人员的轻视和外语语言研究人员的忽视.对外国语言规划的忽视必然导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系列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外国语言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语言规划的地位和本体两个方面对外国语言实施科学有效地规划,从而为建立和谐语言生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渗流作用下地层冻结壁形成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相似准则,建立了水渗流作用下两孔地层冻结模型试验台.根据两孔冻结正交模型设计和试验,研究了常规盐水冻结工艺中,地下水渗流、孔间距等对饱和砂冻结交圈时间和上下游温度场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渗流速度从水平2(模型渗流速度0.7 m/h)增至3水平(模型渗流速度1.0 m/d)时,冻结壁交圈时间急速增加,且水流速度是影响冻结壁上游厚度的主要因素,而缩小冻结孔间距是抑制水流对交圈时间影响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