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公路工程设计现状,分析工程造价原因,浅谈了控制造价要点及方法,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型铝合金压铸模早期开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引起大型铝合金压铸模早期断裂的原因,并详细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提高了模具质量,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半焦-烟煤混燃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掺烧烟煤是解决低挥发分热解半焦着火难、燃尽差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热重实验研究了半焦、无烟煤与烟煤混燃特性的差别,分析了混燃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陕煤半焦的燃烧过程分为可燃质的燃烧和CaCO_3的分解两个阶段。半焦-烟煤混烧的主失重峰靠近燃料比接近的单燃料的DTG峰。半焦-烟煤混合燃料较无烟煤-烟煤混合燃料的综合燃烧特性更优。掺混烟煤比例越高,混燃的表观活化能越低,可燃性和综合燃烧特性越好。烟煤与半焦或无烟煤混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且无烟煤-烟煤的交互作用较半焦-烟煤更显著。可燃性指数和综合燃烧指数与燃料比呈负线性相关性,表观活化能E与燃料比呈正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三相三线计量回路中接入不同相序电压时的功率表达式、更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负载、不同功率因数下电能表的计量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镁在球墨铸铁件中的分布状况及石墨球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在球墨铸铁件表面大量富集,在整个横截面上由外到内呈梯度分布.这是原因球墨铸铁液中的气泡在挤压力作用下双向迁移造成镁分布的不均匀,这种挤压力来源于由温度下降而引起的体积收缩及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化膨胀.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煤半焦与生物质在O2/N2和O2/CO2条件下的混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获得了煤半焦-生物质混合燃料的孔隙结构,采用热重实验分析了两种燃料的混燃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燃料比、比表面积与混燃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2/N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可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燃尽及综合燃烧特性;O2/CO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能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特性,但会延迟其燃尽。混燃的活化能在低温区和高温区有显著差异,生物质掺混比增大,两个温区的活化能都降低;两种气氛下,低温区的活化能相近,但O2/CO2气氛下高温区的活化能显著高于O2/N2气氛下的。O2/N2气氛下孔隙结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更显著,而O2/CO2气氛下...  相似文献   
7.
掺烧烟煤是解决低挥发分热解半焦着火难、燃尽差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热重实验研究了半焦、无烟煤与烟煤混燃特性的差别,分析了混燃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陕煤半焦的燃烧过程分为可燃质的燃烧和CaCO3的分解两个阶段。半焦-烟煤混烧的主失重峰靠近燃料比接近的单燃料的DTG峰。半焦-烟煤混合燃料较无烟煤-烟煤混合燃料的综合燃烧特性更优。掺混烟煤比例越高,混燃的表观活化能越低,可燃性和综合燃烧特性越好。烟煤与半焦或无烟煤混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且无烟煤-烟煤的交互作用较半焦-烟煤更显著。可燃性指数和综合燃烧指数与燃料比呈负线性相关性,表观活化能E与燃料比呈正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掌握镁在球墨铸铁件中的分布状况将有利于指导球墨铸铁的生产,同时对于了解石墨球化的机理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镁在球墨铸铁件表面大量富集,在整个横截面上由外到内呈梯度分布状态。在对这一结果进行充分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球墨铸铁液中的气泡在挤压力作用下的双向迁移造成了镁分布的不均匀,这种挤压力来源于由温度下降引起的体积收缩及球墨铸铁液中的石墨化膨胀。  相似文献   
9.
选取胜利褐煤在流化床台架上进行不同温度(200~500 ℃)和气氛(氮气、模拟烟气和有机气氛)的温和热解提质实验,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提质煤的燃烧特性,分别使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等温吸附方法研究提质前、后煤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解过程提高了褐煤的发热量,降低了水分和自燃倾向。模拟烟气增加了提质煤的热值损失率,而有机气氛降低了热值损失率。煤中的含氧官能团和脂肪烃结构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分解,挥发分的析出和热变形导致了提质褐煤平均孔径的减小和比表面积的增大。500 ℃模拟烟气气氛下煤的理化结构变化最为显著。褐煤提质后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使得提质煤燃烧热稳定性增强,自燃倾向降低,而提质气氛对煤的燃烧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张锦萍 《模具制造》2009,9(11):36-37
分析了面锥形零件受力变形特点,工艺成形过程,并分析了3面锥形零件拉伸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以达到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