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1.
针对常规DInSAR监测方法对多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大宁矿区为例,利用小基线集技术对研究区9景PALSAR数据进行时序处理,去除轨道误差、残余数字高程模型误差和大气延迟误差,得到研究区沉降速率图、时序累计沉降图,并利用实测数据对SBAS-DInSAR的反演结果进行验证。首先分析了2007年1月—2008年7月的矿区地表沉降速率;其次选择了沉降范围较大的研究区东部P101、P102、P103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正在开采的工作面对已采工作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开采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方向观测点的累计沉降特征,总结了矿区多工作面开采沉陷规律。研究表明:矿区开采工作面上方地表发生的沉降范围广、速率快,在多工作面开采作业条件下,相邻工作面的开采会使已采工作面上方的地表移动衰退期延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累计沉降值增加,矿区沉降总体趋势体现出下沉盆地特征;SBAS-DInSAR技术可以有效监测矿区多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可为类似矿区开采沉陷高精度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一个高炉炉温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了克服传统的BP网不能在线学习的缺点 ,我们引入时间差分算法 (TD法 ) ,从而解决了神经网络对动态数据处理的不足。将神经网络的离线训练和在线自学习相结合 ,使预测模型具有自调整、自学习的性能 ,以达到较为真实地反映炉温变化的目的。(1)时序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就是根据时间序列 {xt}的历史值从n时刻开始向前m时刻的观测值 (即 :xn,xn -1,… ,xn -m + 1) ,对未来时刻n +k(k >1)时的取值xn +k进行估计 ,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xn +k=f(xn,xn -1,…xn -m…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探讨原料的掺入量、原料的粒度和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对陶粒性能--筒压强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的影响。以金尾矿、粉煤灰和煤粉为原料烧制陶粒。结果发现在原料粉煤灰、煤粉与水的质量比为35∶5∶30的情况下,金尾矿掺入量的质量比为65时,陶粒筒压强度最大;在金尾矿、煤粉与水的质量比为65∶5∶30的情况下,粉煤灰掺入质量比的增加,对陶粒筒压强度、堆积密度影响不显著;原料中的金尾矿粒度越细,陶粒筒压强度越大,堆积密度越小,吸水率越大;在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的提高,将引起陶粒筒压强度减小,堆积密度减小,吸水率增大。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型数据中心.分支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面对分支机构连向总部数据中心时.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思科作为一个系统厂商.一个网络设备厂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是有独到见解的。在我刊2009规模企业绿色数据中心大型活动中.记者有幸采访到思科公司,并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矿区地下开采会造成周边地区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引发安全隐患,InSAR技术是地面沉降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31景Sentinel-1A影像,利用SBAS-In SAR技术,去除了地形误差、轨道误差及大气延迟误差,获取了研究区2016—2017年的地面沉降变形场。研究表明:研究区整体沉降速率在20 mm/a以上,最大沉降速率达到50 mm/a;区域整体沉降量在30 mm以上,最大沉降量达到60 mm。在研究区内沉降量依次从小到大分布的一条观测线上选取了6个观测点进行时序分析,发现沉降值和时间(观测间隔)呈线性变化关系,且随着沉降值逐渐增大,对应的沉降值与时间越符合线性关系.将SBAS监测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SBAS监测值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均在20 mm以下,大部分监测点之间的误差均小于10 mm。上述研究进一步表明:采用SBAS-InSAR技术进行由矿区地下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表沉降监测是可靠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法制备片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两步法制备片状二氧化钛/水纳米流体。制作了外径为6mm和长度为200mm的充有片状二氧化钛/水纳米流体热管,组装了一个具有2根热管和20片翅片的热管散热器,探讨了片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热管及其散热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热管的温差明显地小于水热管的。在加热系统温度为50~80℃范围内,片状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热管的热阻比水热管热阻降低了14.0%~35.9%。考察热管散热器发现片状二氧化钛/水纳米流体热管散热器的翅片表面温度高于水热管翅片上的表面温度,末端翅片散热量比水热管翅片散热量增强31.3%~46.6%。  相似文献   
7.
以火山灰、金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轻质陶粒,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陶粒的烧成制度:预烧温度500℃,预烧时间30min,焙烧温度1075℃,焙烧时间15min。按照国家标准对陶粒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制备的陶粒筒压强度21.3MPa,堆积密度为843kg/m3,吸水率为9.3%,符合GB/T17431.1-2010对于人造轻集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使用烧结工艺通过添加显色氧化物—氧化钴制备出一体成型的蓝色陶粒,设定的制备方案为:以金尾矿、火山灰为基础配料,Co_2O_3:Al_2O_3:MgO:ZnO质量比为3:3:8:7,煤粉量为2%,在500℃下预烧15min,在1170℃下焙烧25min。按此方案对烧制陶粒进行性能测试,其堆积密度为724kg·m~(-3),筒压强度为18.2MPa,吸水率为7.3%,表观密度为1411kg·m~(-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