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瑞卿  李勇 《煤矿机械》2011,(11):92-93
为满足交交变频矿井提升系统负载条件下自然无环流、无死区的设计,对传统的交-交变频触发策略和控制方式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负载条件下自然无环流、无死区控制策略—"大波头"法。该控制方式能保证交交变频矿井提升系统在负载条件下不产生环流,同时无死区,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闫松  朱瑞卿 《煤矿机械》2015,36(5):78-79
作为矿业生产的安全保障,支架的作用一直被高度重视。影响支架效能的因素很多,比如结构材质的强度和韧度及支架本身的结构特点等。此外,支架支撑点的不同也对安全防护效果有很大影响。在详细分析安全防护效果随支撑点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支撑点的最优选取策略。该策略可为采用相同材质及结构的支架发挥最大安全防护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矿电网的实际特点,设计了该矿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采集和处理电网的实时运行信息,能实时反映主要变电所的运行工况,并提供实时的人机联系手段,可迅速掌握系统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扰动观察法等传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不能兼顾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MPPT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其输出特性;其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对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过程进行理论推导;最后完成MATLAB/Simulink仿真,并与传统的扰动观察法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勇  朱瑞卿 《煤矿机械》2012,33(4):149-150
电机作为现代生产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对电机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设计了拖动系统的转速监视系统,系统通过下位机(STM32 ARM)实时采集提升机转速,并将转速信息发送到监控室微机,在超速情况下能够实现拖动系统的自动停车;系统经运行测试监视界面友好,大大提高拖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矢量控制技术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朱瑞卿 《煤矿机械》2012,33(2):186-187
为满足矿井提升机对高性能的要求,对矢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坐标变换、磁链求解和逆变器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等,仿真证明该异步电机矿井提升系统具有可以和直流电动机相媲美的的静、动态性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瑞卿  左宏基 《煤矿机械》2012,33(5):262-263
高压配电柜是矿业生产乃至整个工业生产的动力,针对高压配电柜的重要性和其高压特性,设计了高压配电柜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同样具有高压配电柜的故障分析和自动应急功能。系统实现了高压配电柜的自动控制和故障的实时监测及应急处理,该系统能很好保护高压配电柜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并大大减小配电柜出现故障给整个生产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姜祖明  朱瑞卿 《煤矿机械》2015,36(2):287-289
接地故障特征随接地点的不同呈现出多种特性,并且会给矿山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接地点的定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对接地故障电流进行分解,提取接地故障电流的特征。在PSIM下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用Dll模块来实现EM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能准确提取两相接地故障特征,实现故障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对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其应用到配电网常见故障的识别中。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发生不同故障时的电流信息进行了特征提取,结果证明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不仅能对故障类型进行判别,而且还能准确确定出故障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笔者针对矿井高压电网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对漏电保护有不同的影响,介绍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取依据,并给出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漏电保护整定设置方案,对构建可靠的井上到井下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