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向上 《福建建材》2010,(4):36-36,65
对C30和C50两种强度等级的48块混凝土试件在100~600℃范围内经高温作用后,进行了强度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总结出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Samsung公司生产的64M*8位闪烁存储器K9F1208UOM的结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研究了其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的接口技术,给出了硬件接口原理图和软件编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Samsung公司生产的64M*8位闪烁存储器K9F1208U0M的结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研究了其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的接口技术,给出了硬件接口原理图和软件编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巷道断层处围岩体的力学行为,基于岩石力学的弹塑黏性理论,建立了过断层围岩体的物理模型,分析了不同物理参数对围岩体力学行为的影响;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了围岩体周围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断层段围岩体起始应变、起始应变率和稳定应变率均随围岩体应力增大而增加;当断层处围岩体应力小于断层滑移的极限应力时,岩体应变呈线性增长,应变率保持恒定,当其应力大于断层滑移极限应力时,应变率在起始阶段逐渐减小随后保持恒定,且完整岩体弹模的增加使得岩体初始应变减小,断层岩体弹模的增大减少了岩体达到稳定应变率的时间;此外发现围岩体第一和第二主应力的应力集中发生在断层两端,方向集中指向断层,而围岩体第三主应力的应力集中发生在断层和巷道的交叉处,方向集中指向巷道。  相似文献   
5.
在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广泛采用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要构成能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保护,必须具有能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信号和传输这个信号的通道.高频保护运行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高频保护装置本身,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频通道的工作情况.因此,高频保护通道的工作好坏是高频保护正确动作的重要前提.介绍高频保护通道的组成和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转录组学从整体水平系统研究转录过程,其发展离不开深度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以单分子、长读长为特征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为从全长转录本水平研究转录组提供了机遇。本文就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结构注释、RNA可变调控事件的鉴定及其组合搭配规律、以及候选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全长转录本水平的定量转录组学研究、RNA修饰研究以及单细胞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深井煤矿采区泵房及变电所过断层巷道出现的顶板剧烈下沉、两帮内挤严重、底板鼓量大的现象,通过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分析了原有支护方案下过断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提出采用高强锚杆+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结果表明:深部高地应力、断层局部应力集中及剪切滑移破坏、支护强度不足等是过断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因;注浆锚索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破碎区范围,联合高强锚杆调动深部围岩形成稳定支撑结构。现场位移监测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过断层位置处不连续变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整体变形量大幅度降低,改善了围岩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向上 《四川建材》2010,36(4):158-159,161
本文介绍了钢筋加工工序中主要的质量通病,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宋彦琦  李向上  李名 《工程科学学报》2018,40(12):1510-1517
为探究不同加载角度下A7085铝合金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在MTS疲劳试验机上采用紧凑拉伸剪切试件(CTS)对A7085铝合金进行不同加载角度的疲劳实验;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不同裂纹扩展长度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通过七点递增多项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A7085铝合金Paris公式中的参数C和m.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的裂纹基本沿着与外载荷垂直的方向扩展,裂纹扩展路径近似为一条直线,裂纹扩展角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最大环向拉应力理论;Ⅰ-Ⅱ复合型裂纹一旦发生扩展,Ⅱ型应力强度因子K所占比例急剧减小,Ⅰ型应力强度因子K不断增大,此后K远远小于K,有效应力强度因子(K和K的组合)基本等于K,相当于裂纹扩展主要受Ⅰ型应力强度因子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冻融及轴向载荷作用下灰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及内部细观结构渐进损伤特征,开展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灰岩单轴声发射试验,获得相应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声发射信号与冻融灰岩内部微裂纹活动的相关性,定量研究冻融灰岩损伤累积变化规律,阐明冻融灰岩损伤劣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灰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逐渐降低,冻融80次后分别折减61.43%,48.42%,17.33%,峰值应变点逐渐后移;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过程可分为平静阶段、增长阶段、陡增阶段;随着冻融次数增加,灰岩单轴声发射信号活跃且呈局部高密度释放特征,声发射b值呈“V”型变化,动态b值局部突降表明大尺度裂纹产生,灰岩内部裂纹类型由剪切裂纹向拉伸裂纹阶段过渡,对应岩样由剪切破坏转为劈裂破坏;冻融0,10,20次灰岩损伤变量呈突变或渐进突变特征,冻融40,60,80次灰岩损伤变量呈分段渐进式增长;水冰相变引起孔隙结构体积膨胀、孔隙局部冰结造成的细观水压致裂现象及自由水动力学响应是造成灰岩冻融损伤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