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省旅游地学资源丰富,属优势旅游资源,在当前国家倡导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利好政策环境下,适时打造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研究总结湖北旅游地学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研学旅行"的基本涵义后,对打造湖北省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认为开发工作具备广阔的前景,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湖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历程,分析在不同开发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得出湖北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在于资源评价、资源保护和开发手段选择等三个方面,展望湖北地质旅游资源的下一步开发战略,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远安盆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部,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块北缘,盆地内沉积白垩系红层,有因漫长的地质演化而发育成的丹霞地貌,主要丹霞景观类别包括丹霞丘陵、石峰、石堡、石柱等正地貌和凹槽、洞穴、巷谷、峡谷等负地貌,构成溪谷切割环绕的簇群式丹霞峰丛地貌。远安丹霞地貌是当地重要的景观资源类型,在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等方面具有其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湖北省远安县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分布集中、类型丰富,目前已发现有3目9属10种,以湖北鳄类为主,伴有鱼龙类和鳍龙类。这些化石的模式标本,只有少部分是原地采集,大部分是在当地采石或生产活动中发现的。各类化石在地层柱中的位置长期存疑。笔者通过2013年参与远安县国家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申报、古生物化石剥露、剖面测制等工作以来,对该区进一步系统科学剥露、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以系统剥露地为基础,建立原地保护馆和标本陈列馆,兼顾科普旅游,结合周缘武陵峡景区、陈湾温泉度假村、中国化石第一村等旅游项目,组成远安北部小旅游圈,带动该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湖北省三叠系发育出露广泛,相关的地质遗迹众多,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保护意义和开发潜力。综合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工作,简要回顾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现状,梳理主要资源类型,对代表性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的基础调查、特色打造以及系统开发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资源特色和当前国家、省及各相关地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探讨和提出下一步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北远安杨家冲不整合面是2016年在该区进行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发掘过程中被发现的,它是鄂西地区印支运动第一幕的有力证据。结合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三段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和同位素资料,证实本处印支一幕起始于早三叠世晚期,主幕发生于早三叠世末期,其运动方式为大范围的隆拗运动和地表浅部的层间滑动和岩层穿层现象,岩层穿层形成近等距的地层产状陡缓相间分布。根据地层直观显示,陡处与上覆地层间形成角度不整合接触,缓处与上覆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结合扬子区区域特征,证实鄂西地区是印支一幕隆起最高处。本不整合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构造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古环境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现开发利用的矿产以建筑石材类非金属矿为主,因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矿产资源浪费。为提高矿产品利用率,根据武汉市矿产资源特点,依据相关的文件精神,将现有的矿山企业进行整合,通过关闭、整合等方式,使武汉市矿山企业由2008年的137家减少到2010年底的62家,为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