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矿山开采的进行,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发生变化,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查清了西大背采区的矿石种类、矿物组成、主要化学成分、矿物分布特点、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变化,并阐述不同类型矿石对选别生产的影响因素。通过矿石的相对可磨度研究和磁选管试验研究,提出了矿石选别时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图像检测系统中,由于不均匀光照引起的图像背景不平度现象,采用一种准线性方法建立图像不平度的校正模型。通过2次静态实验得到校正系数,并利用查表取值简化线性校正方法,同时对于校正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做了必要的说明。已经在多个工程项目使用证实该方法简化了测量步骤,增加了图像识别精度,实现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3.
鞍山式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其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在褶皱构造控矿作用中,向斜构造控矿对铁矿床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背斜构造控矿则次之,断裂构造控矿在区域上对铁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伴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对矿床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太古代构造特征有利于寻找矿体。  相似文献   
4.
鞍千矿矿石特性及可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鞍千矿和齐大山铁矿主要矿种的岩石力学参数、矿物组成、颗粒粒度、细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探求了矿石细观组成、结构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等矿石特性对可钻性的影响,摸清了影响矿石可钻性的内在因素,揭示了鞍千矿矿石难钻、钻头寿命低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鞍千矿和齐大山矿主要矿种进行了可钻性分级和钻头寿命预估,为鞍千矿提供了钻头消耗定额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优选与矿石特性匹配的钻头和优化钻机工作参数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极细、贫磁铁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考查,在常规流程考察内容的基础上,充实了矿石性质分析研究。通过筛析、磁选试验,研究了选矿生产各作业试验,并与实际生产指标进行对比;查明了磨、选工艺流程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生产流程,保证合理、高效的生产提供了依据。对当前选矿生产流程考察在技术上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对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进行适时检测,对减少有用矿物过磨,为选矿生产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极细、贫磁铁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在常规流程考察内容的基础上,充实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重点选矿作业的试验对比研究。通过流程考察,查明了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段磨机入磨粒度较大、二段磨机磨矿效率低、磁选效果差和中间产品循环量大等方面。流程考察的结果为优化选矿生产过程的作业效率和保证合理高效生产提供了依据,并对选矿生产节能降耗、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采集血液样品在毛细玻璃管中的流动速度曲线,本文介绍了基于线阵CCD的血液流速测量系统,并提出了滑窗相减算法处理线阵CCD视频信号,它可以用来快速获得带有系统误差的图像边缘位置,并且在速度计算过程中,抵消该边缘点的误差。算法的处理过程为:首先需要对CCD输出的每一帧信号中的灰度值做间隔象元相减,然后对相减结果绝对值化,再设置合适阈值二值化,这个过程已经抑制了低频的灰度值起伏,同时利用二值化后信号的特点,排除高频的杂散噪声,确定带误差的血样边缘位置,最后对一系列位置量做差分就可以得到去除误差的血样流速。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矿石入选品位这一主题、配套应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管理。首先应用预测技术制定目标计划,然后应用滚动计划法按月组织落实实施。通过生产实践进行分析对比,找出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应用数学地质中“相关分析”检验地质基础工作的可靠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地质基础资料的精度。应用网络技术强化作业工序管理,使矿山地质管理工作按预定程序进行,最终目的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石入选品位、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矿山生产增创效益。  相似文献   
9.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近些年发展迅速,但其在矿井地震中的研究与应用仍不足。矿井全空间效应下波场复杂,在可激发出的体波、煤层槽波、巷道面波与声波等中的有效波与干扰波成分随成像波型选择而改变;同时来自空间多方向的地震波混叠,无方向性的成像难免会出现假象,影响矿井地震勘探的精度。为有效利用不同类型波进行成像,提出基于地震波偏振特性的矿井多波多分量地震方法。此方法利用三分量地震记录,通过时窗自适应的极化分析方法获取准确极化特征参数,避免了因时窗选取不准确而造成极化参数错误的问题;其在散射原理基础上构建的极化滤波函数包含偏振因子和方向因子,可随成像点空间位置及成像的波型的变化而实时更新;偏振因子利用信号的偏振系数可压制非线性干扰波,达到提取纵横波及勒夫型槽波等线性极化波的作用,提高矿井地震信号的信噪比;方向因子根据成像点空间位置与特定波型的振动方向的空间关系,不仅可分离振动方向不同的波(如纵波与横波),还能获取空间任一点的地震波信号,从而实现针对空间任一位置的多波偏移成像。现场试验表明:在岩巷中可分别进行纵波和横波的成像,两者相互验证,提高了探测准确度,同时其探测区域空间位置不受地震测线的约束,可实现测线范围外的地震探测,解决矿井地震勘探施工空间受限的问题;在煤巷中可分别进行槽波与体波的成像,解决槽波反射探测距离受限的难题,故在槽波勘探中建议采用三分量接收,理想情况下,采用煤层三分量和顶板三分量同时接收,形成槽波、体波六分量记录,作为槽波、体波联合勘探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阐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的特点,探讨安全监测对策,包括加强对监测设备和仪器设备管理、对监测数据分析、推广和应用自动化技术,提出大坝运行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