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具有较高LCST且响应速率快的温敏性水凝胶。以NaCl水溶液为反应介质,采用相分离法合成了多孔水凝胶P(NIPA-co-SA)。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产物结构,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浊度法等手段研究了反应介质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相变温度和相变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NIPA-co-SA)水凝胶具有对温度敏感的响应特性,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达到75℃。NaCl水溶液浓度不影响产物的LCST,且随着反应中NaCl水溶液浓度的提高,水凝胶表面逐渐出现不连续的浅而封闭的小孔到互相贯穿的开孔,水凝胶相变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逐渐提高,具有快速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2.
杨漪 《传感器世界》2008,14(9):48-49
介绍了OMRON位移检测传感器与PLC的控制相连接而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它对烟片复烤机的运动部件重要部位进行连续检测,实现机械系统故障的报警和控制,完善烟片复烤机的自动控制功能,提前预测机械设备的状态,避免损失。  相似文献   
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消防安全疏散模拟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模拟建筑物内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提出并用软件实现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模型。介绍了软件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相关参数设定及计算公式。并按照模型编制程序进行简单的人员疏散过程模拟演示。该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考虑火灾环境的人员疏散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邓军  杨漪  唐凯 《煤炭学报》2014,39(1):154-160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了线性共聚物P(NIPA-co-SA)水凝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进行结构、分子链及其分布表征,借助浊度、黏度、DSC等手段表征了其温度敏感性能,并定量地研究了单体配比与P(NIPA-co-SA)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数值关系。结果表明:P(NIPA-co-SA)水凝胶具有温度敏感特性,P(NIPA-co-SA)提高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的LCST,且随着反应物中SA比例的提高,产物的LCST逐渐升高,但响应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建立了单体配比与LCST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可通过调节合成工艺参数实现水凝胶的LCST在30~90 ℃范围内可控,以满足煤炭火灾预防及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5.
贾春雷  蒋仲安  杨漪  唐凯 《功能材料》2013,44(11):1593-1597
采用自由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温敏性水凝胶,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和粘度变化,分别采用水、浙江大学胶体灭火剂B和温敏性水凝胶对1A堆垛进行灭火实验,通过辐射热探头和热电偶分别对灭火过程中的辐射热和温度变化进行采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供给强度下,温敏性水凝胶灭火剂的灭火时间最短,消耗的灭火剂用量最少,灭火后所产生的水渍损失最小,而且灭火后火场残留物易于清理,通过对灭火过程中的危险气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没有额外毒害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展胶体灭火剂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采用相分离法合成了P(NIPA-coSA)温敏性高分子水凝胶.采用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表面张力仪和黏度仪表征了产物结构、温敏性能及相关物理参数.根据GB 17835—2008搭建了A类灭火实验台,并对比研究了水、普通胶体和温敏性水凝胶的灭火效果.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P(NIPA-co-SA);环境温度超过临界相转变温度后,水凝胶发生体积相转变而凝胶化,表面张力低、黏度大;作为温度敏感性泡沫液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3%,能够有效扑救A类固体火灾,灭火效果优于水及普通胶体灭火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消防技能匮乏且提高不显著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技能评估及其可能影响因素设计了调查问卷,建立关于消防技能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消防技能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加强养老机构的消防教育培训、增大消防参与的力度对提升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消防态度能够促进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消防技能的灵活运用;当前养老机构消防培训流于形式而导致其成效不显著,使得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储备量没有达到消防技能的要求。建议养老机构通过建立消防安全制度、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加强消防教育培训实效、增加消防演练频次等方面,达到切实提高消防技能的目标,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李璞  张苗  杨漪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430-1434
摘 要:当前火灾图像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大数据集,在样本不足时会出现探测结果不可靠。针对国内外普遍缺乏火灾图像样本的问题,根据火灾探测算法开发和评估需求,建立样本数量充足且包含多种应用场景的大型火灾图像数据集。为确保火灾图像数据集完备与有效,通过数据集开发并评估多个图像型火灾探测算法,分别对数据集的开发有效性和评估有效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数据集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图像型火灾探测算法的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摘 要:针对传统图像型火灾探测算法误差率高、延迟探测、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R-FCN、SSD和YOLO v3)的图像型火灾探测算法。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基于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的探测算法准确性较高。其中,YOLO v3探测算法的平均精度为84.5%,探测速度为28帧/s,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适用于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杨漪  邓军  张阓妮  王伟峰 《煤炭学报》2018,43(4):1031-1040
采用同步热分析-红外联用技术(STA-FTIR),以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新鲜煤样为研究对象,从特征温度点、热量变化、逸出气体、氧化反应动力学等多角度分析煤的氧化放热特性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降低,煤中挥发分含量增高,煤氧化过程特征温度点逐渐减小;各个阶段反应活化能逐渐变小,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放热量相应增加;同时,氧化过程中所释放的CO,CO2,H2O,CH4等气体的初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均呈现出逐渐减小趋势,生成CO量减少,CO2和水量增加;此外,不同煤样在水分蒸发及脱附阶段、吸氧增重阶段的反应机理接近。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煤样的氧化反应过程具有相似性,变质程度越低的煤,发生氧化和燃烧反应越容易,自燃危险性越高。应根据煤样存储、开采、运输环境,针对初始放热温度较低的低变质煤样,及时采取冷却降温、封堵裂隙、阻化剂阻化等措施预防煤自燃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