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2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气体泄漏容易导致火灾爆炸、窒息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师生安全。对气体泄漏监测监控可有效降低风险,减轻事故损失。通过对实验室气体分类进行研究,应用事故树对气体泄漏事故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气体泄漏的关键因素。同时,对轻质气体探测器、重质气体探测器、与空气密度相近气体探测器及综合气体探测器的布设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模糊数学方法优选高炉喷吹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现行《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中对高炉喷吹煤的理化性能及可磨性的要求为基础,增加了描述高炉喷吹煤燃烧性、反应性、输运性、安全性的性能指标,形成了更为全面的高炉喷吹煤性能指标体系。指标数量的增加使得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具有很强的模糊性,给体系的应用带来了困难。模糊数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过程是:在指标体系中选定适合定量分析的性能指标,并定义各指标相对优属度的计算方法,采用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得到优选结果。使用该方法对某炼铁厂11种喷吹煤进行优选,优选结果与现场人员意见相符。  相似文献   
4.
段旭琴  丁照忠  段健  金龙哲  欧盛南 《煤炭学报》2011,36(10):1748-1752
根据相关文献,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建立了高炉喷吹混煤评价模型。从影响煤的喷吹性能的诸多因素中筛选出适合定量分析的性能指标,建立喷吹性能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定义各指标相对隶属度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得到评价结果。运用该模型对某钢铁厂8种喷吹混煤评价,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汪澍  金龙哲  杨喆  欧盛南  韩忠龙 《煤炭学报》2014,39(Z2):405-410
为测试蓄冰空调不同工况(包括不同剩余冰量、循环风量)对避难硐室生存区热舒适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况时蓄冰空调的实际制冷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RNGκ-ε模型和SIMPLE算法模拟分析了蓄冰空调不同工况时某50人避难硐室生存区内速度场、温度场及热舒适性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空调剩余冰量越多、循环风量越大,空调实际制冷功率越大,生存区热舒适性越好;同时还提出了蓄冰空调最低循环风量要求的工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罗森-拉姆勒分布函数推导粉尘分布规律的原理,对王庄煤矿4339工作面四个点的粉尘粒度分布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后,得出该工作面的粉尘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进风巷距工作面5m处粒径为5μm以下的粉尘占14.8%,5~10μm的占32.5%,10μm以上的为52.7%,粉尘粒度集中分布在5~20μm;转载点粉尘粒度集中分布在5~10μm;工作面50#支架处的粉尘粒度集中分布在5~10μm;回风巷离工作面20m处的粉尘分散度集中分布在5~20μm.依据各点粉尘粒度集中分布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尘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煤矿采掘工作面开展粘结式隔尘帘技术试验研究,提出多面空心球的选择、隔尘帘清洗、隔尘帘的制作工艺等研究内容与相关实验,最终形成用于井下巷道的粘结式隔尘帘降尘成套技术,利用粘结式隔尘帘的阻隔作用将粉尘控制在工作面喷雾降尘区,将穿过隔尘帘风流中的粉尘进行高效捕集沉降,进而降低整个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燃烧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对两种混煤粉和新钢高炉现用喷吹煤粉在燃烧炉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模拟,分别得到了两种混煤及新钢高炉喷吹煤粉在燃烧炉内燃烧形成的温度场和焦炭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混煤的燃烧性能明显好于新钢高炉喷吹煤粉。采用热重法测得3种煤的燃烧率和与CO2的反应性,得出了与模拟结...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效水炮泥的降尘机理,从润湿能力和表面张力两方面对不同浓度(添加剂与水的比例)的高效水炮泥溶液性能进行了实验室测定;通过现场应用试验,对高效水炮泥和普通水炮泥的降尘效果和沉降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荆与水的质量比为0.1时,溶液的润湿能力大且表面张力小;与普通水炮泥相比,在炮掘工作面使用高效水炮泥时巷道内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低40%~83.3%,全尘浓度降低41.9%~80.1%,完全沉降时间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证明了混煤哈氏可磨性指数与配比是非线性相关的,并利用微磨球效应理论进行了解释.通过实验测定了五组混煤的可磨性指数,由于各组数据变化区间不完全一致,无法直接比较,利用相对可磨率的定义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了在统一区间内比较各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可磨性指数不同的任意煤种混合,混煤的相对可磨率随配比的变化是一致的.利用分段式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得到混煤相对可磨率的计算公式,结合其定义式,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混煤可磨性指数计算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比线性假设公式精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