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之夜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矿工一样,在超化矿怡静园里,在浓重的夜色中,消散自己的紧张与疲劳。还记得一年前随同事下矿。“你看,戴‘钢盔’帽、一脸煤灰、鼻眼不露的矿工,才升井的!”他的表情很认真,对矿工充满了由衷的敬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矿工。在如今这月朗风清的夜里,在百米井下,在矿灯明亮的流光里,可爱的矿工兄弟正在地层深处挥汗如雨吧。不时有三三两两的青年矿工结伴从我身边走过,他们在早春的藤蔓下愉快交谈,那劳作后沉重的双腿充满了热烈的向往。我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在廊上漫步,双目相对,用相濡以沫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风化煤XWC为原料,以硝酸钠溶液为浸渍液,采用浸渍联合微波辐照制备钠型煤基吸附剂SCA,研究NaNO_3加入量、微波功率和时间对Zn~(2+)去除率的影响。同时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钠型煤基吸附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NaNO_3加入量为1.5倍CEC(阳离子交换量),微波时间为14 min,微波强度为500 W。在此条件下,Zn~(2+)去除率可达98%。风化煤经过改性后,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减小;改性时Na~+与风化煤中的Si~(4+)发生交换反应;与S~(2-)发生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3.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生物质焦油的热裂解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焦油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副产物。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焦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550℃、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的情况。实验表明,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成分总的质量分数呈递减态势,即由85.397%降至83.198%,最后降到75.483%,降幅达10%。其中10种主要的裂解成分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有6种成分含量下降,总的降幅达到10.85%;另外4种成分的含量却呈上升趋势,总的上升幅度高达15.535%。另外,对主要的裂解成分分析可知,有多种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对生物质焦油进行热裂解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焦油的特性,并为焦油的资源化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4.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技术,分析了麦秆在900℃时闪速裂解产物的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分离并确认出分子量在40~650范围的39种化合物,主要是烃类含氧有机化合物(包括酚、醛、酮、酯、醇、酐、酸类)和少数高分子烷烃.闪速加热条件下,在总离子流图(TIC)上各特征裂解产物的出峰时间明显提前,为生物质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SDH2.5G光板—S16光板在处理光路和业务方面正常,但处理倒换K字节异常,影响了复用段环的正常倒换,造成复用段环上的业务中断。由于K字节只有在倒换时才发送,无法提前通过告警等发现异常,正因为S16光板本身无告警,给故障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转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壤中石油污染问题,综述了石油类污染物的分类及其进入土壤后的迁移转化过程,指出前处理是土壤中石油烃测定的关键。列表对比了土壤中常见石油类污染物萃取方法的优缺点。目前,常用萃取技术包括:索氏提取、超声萃取、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技术、加压流体萃取以及超声索氏联合萃取技术,其中联合萃取技术效果好、省时且回收率较高,可作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指出溶剂选择是前处理的关键,绿色、低毒或无毒萃取溶剂是萃取剂选择和开发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针对土壤中石油烃检测技术的优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比较,红外对土壤中石油烃总量的测定以及色谱联用技术对石油烃各组分测定具有一定优势,方法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7.
薛勇  黄强  武海英  欧佳 《中国油料》2010,(1):115-118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技术,利用5150全自动快速裂解仪闪速升温功能,对油菜秆在900℃时快速热裂解产物的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分离并确认出分子量在40~650D范围的25种化合物,主要是烃类含氧有机化合物(包括酚、酯、醛、酮、醇、酐、酸类)和少数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分析表明,裂解物中有多种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新技术对这些组分进行分离提纯,可以得到宝贵的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8.
张航  陈平  王雪  武海英 《化学试剂》2016,(5):443-446
分别采用6种消解方法对Hg S沉淀平衡体系、无硫离子含汞体系进行消解后利用冷原子吸收测定。结果表明,对沉淀平衡体系,各消解方法平均相对误差均为负值、绝对值15%,RSD3%,加标回收率86%~105%,王水微波消解法准确度最高,王水水浴法和硫酸-硝酸钾加热回流法准确度较高;汞存在形态对测定准确度有影响,不同消解方式主要误差来源不同,王水微波消解法、王水水浴法、硫酸-硝酸钾加热回流法、高锰酸钾-过硫酸钾近沸保温法Hg S的形成使测定准确度提高,误差主要源于消解及测定过程Hg~(2+)的损失,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沸煮法、溴化法Hg S的形成使测定准确度减小,Hg S消解不完全、消解及测试Hg~(2+)损失均是误差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生物质焦油热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生物质焦油的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产物的情况:温度升高,裂解产物的总含量由1050℃的95.023%降至1300℃的83.373%,而其中11种主要裂解产物的相对含量却呈上升趋势,由59.027%升至64.645%;检出了焦油中含有氮硫等元素.实验结果与以往的实验存在较大差异,为全面了解焦油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风化煤(XWC)为原料,硝酸钠溶液为浸渍液,采用浸渍联合微波辐照制备出钠型煤基吸附剂(SCA)。通过考察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研究了SCA对Zn~(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为5~11,加入量为0.3 g,溶液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20 min内对质量浓度小于等于800 mg/L的含Zn~(2+)废水去除率达99.00%以上。经过改性后的SCA最大吸附容量为188.7 mg/g,是改性前XWC的4.2倍。改性前后的风化煤对Zn~(2+)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