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本文提出根据农用地分等与地化评估整合成果优化基本农田布局的方法,并对浙江省峰江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整合两个不同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土地稳定的生产能力、土地肥力、环境与健康质量,并依此确定基本农田调入调出的门槛,实现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的方法完全可行。这一方法有助于把环境污染、肥力缺乏的耕地调出基本农田,把高产、优质、清洁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质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中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的方针。小平同志对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过 许多精辟的论述。江泽民总 书记在党的十五 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和管理,落实责任制,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笔者认为,在改革的浪潮中,各级党政领导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和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界定了挂钩规模的允许范围,并对项目区增减挂钩的布局进行了安排。研究结果表明,清河县农村建设用地有较大整理复垦潜力,通过挂钩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最终得出挂钩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一项重要手段,最终可以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使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本文可为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内容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编制依据。研究方法:以区县为评价单元,筛选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结构等10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实现指标降维并综合评分,利用聚类分析实现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结果:太原市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及5个二级区,根据区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调控举措,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调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为研究对象,基于Logistic曲线模型研究了其发展过程及特点,将土地集约利用划分为“自然利用期一粗放利用期一集约利用期一过度集约期”4个发展阶段,结合“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各阶段体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现象特征,并提出将其作为评价要素定性判断区域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定量深入分析影响其水平的具体原因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本农田建设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寒地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潜力巨大,但寒地、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该区在农业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模式,把示范区建设和当地一般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治冻害、控制返浆、保育黑土等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调控措施,以为该区域的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区域土地利用分区与调控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编制依据。研究方法:以区县为评价单元,筛选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结构等10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实现指标降维并综合评分,利用聚类分析实现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结果:太原市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及5个二级区,根据区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调控举措,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调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