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1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湿法和高温处理制备Mg改性LiNi_(0.82)Co_(0.15)Al_(0.03)O_2材料及材料的性能研究,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表面残余碱含量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湿法Mg改性高温处理LiNi_(0.82)Co_(0.15)Al_(0.03)O_2材料具有良好的形貌和层状结构,材料LiOH和Li_2CO_3含量为0. 19%和0. 26%,材料在3. 0~4. 3 V,0. 1 C下的放电容量为202. 4 mAh/g,首次效率为90. 4%; 1 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80. 2 mAh/g,10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94. 4%。后续重点需研究如何控制表面残余碱含量与实际包覆量对应关系,如何优化实验过程为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晓东  魏葳  杨钊  陈微微  黄林泉  田占元 《半导体光电》2019,40(2):231-233, 238
采用磁控溅射和湿法涂布技术制备了一种ITO/Ag/AgNW结构的新型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其光学、电学等性能发现:ITO/Ag/AgNW薄膜在400~700nm的平均透过率高于ITO/Ag/ITO薄膜,且方块电阻远小于ITO/Ag/ITO薄膜,达到6.9Ω/□;耐弯折性能测试后,其方块电阻约增加62%,达11.2Ω/□。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低阻、高透及耐弯折良好的特性,在柔性显示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双光铜箔和涂碳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811)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硅氧-碳(SiO-C)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制作成9. 5 Ah软包电池,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和对比了两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铜箔表面涂覆导电碳层后能够增大活性物质与铜箔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极片电阻率,表面疏松多孔结构为活性物质提供更多的接触位点,增强了与集流体的相互作用,同时,碳涂层中的粘结剂进一步增强活性物质与铜箔间的粘合力,极片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循环性能也因此显著提升。1 C充放电循环300周,双光铜箔电池容量保持率为84. 2%,而涂炭铜箔电池容量保持率达到89. 5%,提高了5. 3%。  相似文献   
4.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在解决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氢能源产业正处于从工业原料向大规模能源应用的战略转折点。而氢能的开发和大规模应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氢源问题,业内人士在不断地改进现有技术及探索新的技术来获得廉价的氢气。文中综述了氯碱工业副产提纯制氢、煤气化制氢、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甲醇裂解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制氢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永磁悬浮轴承由于结构简单且不需要复杂的位置控制系统而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基于永磁材料的线性退磁曲线,通过对双永磁环的磁路分析,利用间隙磁导的拟合计算公式,采用虚功原理法得到双永磁环轴向静态磁力的解析模型,该解析模型可以计算不同内外径的双永磁环悬浮轴承的轴向静态承载力,并设计了测量双永磁环间隙与磁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永磁环磁力解析模型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出双永磁环悬浮轴承的静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卷对卷涂布机湿法涂布制备的银纳米线薄膜,其薄膜方阻可低至40Ω/□以下,在400~700 nm可见光波段透过率89%以上,环境测试性能稳定,高温高湿及抗紫外(QUV)测试,方阻变化率小于15%,耐弯折性能优异,可满足触控设备的柔性化,大尺寸化的发展需求。同时研究发现,采用黄光湿法刻蚀银纳米线薄膜,传统刻蚀液无法有效刻蚀银线。采用激光干法刻蚀时,刻蚀沟道宽度与银线长度相当,则存在沟道阻抗变化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银纳米线薄膜的产业化应用,需尽快解决,使银纳米线薄膜真正成为柔性化可穿戴触控设备的重要透明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更优异的光电性能,需要降低银纳米线的直径。以传统的多元醇法为基础,通过引入一种有机试剂安息香,作为还原Ag~+的还原剂,提高了反应的活性,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银线合成,因此对银线横向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加入溴盐,Br~+在Ag核表面的吸附有助于通过静电平衡作用控制银线线径。此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线直径更细,通过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直径达到13 nm左右,且长径比大于1 000。  相似文献   
8.
高镍LiNi_(0. 83)Co_(0. 11)Mn_(0. 06)O_2(简称NCM811)正极材料凭借其高容量、循环稳定性好和成本适中等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正极材料之一。合成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共沉淀法是应用最普遍、最适合规模化应用的。因此共沉淀反应的产物前驱体Ni_(0. 83)Co_(0. 11)Mn_(0. 06)(OH)_2是影响最终NCM811正极材料性能的关键。通过聚焦在共沉淀反应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包括氨水浓度、pH值和进料速度等,研究这些因素对前驱体产品物化性能的影响,进而实现不同形貌、不同性能前驱体的可调控构建。为高镍NCM811前驱体的放大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小高速永磁电机中由定子电流的时间谐波、定子磁动势的空间谐波以及定子槽开口造成的气隙磁导变化引起的转子涡流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采用ANSOFT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高速永磁电机中气隙磁场和定子电流.研究了槽开口大小以及气隙长度对转子涡流损耗的影响,分析了利用涡流磁场的屏蔽作用,提出在永磁体外增加一薄层非导磁金属屏蔽环来减小转子铁心、永磁体和护套损耗的机理和有效性,以及屏蔽环的电导率和厚度对转子涡流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选取槽开口大小、气隙长度和非导磁金属屏蔽环电导率和厚度的情况下,添加非导磁金属屏蔽环可以有效地减小转子涡流损耗.  相似文献   
10.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2(x≥0. 5)具有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逐步发展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新型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的性能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前驱体的性能~([1]),因此具有优良性能的三元前驱体是保证正极材料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调研和整理,对目前常用的高镍三元前驱体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与常用的正极材料改性方法进行了对比,重点对前驱体预氧化、元素掺杂、核壳和梯度结构以及晶面诱导调控四种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前驱体改性是优化高镍正极材料性能的可行且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