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爆破崩落法是治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主要手段,数值模拟是研究爆破崩落效果的有效工具。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CDEM),利用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实现了炸药起爆过程的描述,利用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现了围岩损伤破裂过程的模拟。以弓长岭铁矿何家采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炮孔间排距、起爆延时等对该采空区上覆岩层损伤破裂程度、空区填充程度及空区内大块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炮孔间排距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间排距的增大,塌落至空区的大块率逐渐增大,且塌落范围逐渐减小。当间排距为17 m时,仅空区顶板附近出现局部塌落,地表岩层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起爆延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小,当起爆延时大于42 ms以后,塌落至空区的岩体块度分布基本一致,仅大块率有所区别。为了确保爆破崩落法的治理效果,建议炮孔的间排距不大于7m,炮孔排间延时不小于42 ms。  相似文献   
2.
城区深孔控制爆破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鞍钢东山宾馆(专家接待委)土石方爆破工程为例,介绍城区深孔控制爆破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FLAC研究了拱效应对狭窄型采场内充填体垂直应力的降低比率,对比了不同内摩擦角下充填体内的拱效应及水平应力的转化率,讨论了回填次数对充填体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拱效应的存在使充填体内的垂直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采场底板处的垂直应力仅为其上覆充填体自重的42.26%;充填体内摩擦角分别为15°、30°和45°时,对应的水平应力转化率分别为51.55%、57.74%和69.07%;回填次数对充填体内的拱效应及应力分布状态影响甚微。狭窄型采场内的充填体强度设计应考虑拱效应对垂直应力的转化作用,从而降低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多段斜爆技术在多自由面、应力波叠加、岩块相互撞击挤压和大孔距爆破易产生放射性裂隙等破碎岩石机理上的剖析和探讨,说细论述了从起爆顺序、微差时间、装药结构和挤压爆破等方面提高爆破质量,改善爆破效果的可能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