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9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防伪与国家安全、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稳定息息相关.其中,钙钛矿量子点因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以及可调的发光波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其稳定性差不利于防伪应用.系统介绍了提高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载流子传输特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动态,并结合影响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因素,总结了提高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稳定性的主要策略,如修饰疏水配体、构建半导体/钙钛矿量子点异质结、包覆聚合物、开发非铅全无机组分等,进一步为稳定、高效荧光防伪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南昌市污泥处理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指出污泥与煤混合掺烧是解决南昌市污泥无法消纳的有效方式,同时,由于污泥含水率高、成分复杂等特点,提出了污泥掺烧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型烧结燃烧装置考察了3种固体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过程NO_x排放浓度、N元素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NO_x排放和烧结矿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N含量低的无烟煤能有效降低烧结工序NO_x排放浓度和总量,但其N元素转化率却升高,且烧结矿质量指标受其低位热值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固体燃料时,除了其N元素含量外,N元素转化率和低位热值等参数也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利用铁尾矿制备低温烧结陶瓷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定量的钢渣,添加不同含量的铁尾矿及其他辅料制备陶瓷材料,并对其烧结过程和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尾矿添加量为10%~40%能够制备出合格的钢渣-尾矿陶瓷材料,尾矿最适宜的添加量为20%,此时试样的烧成区间为1105~1130℃,制备的样品最高抗折强度达到69.4MPa,样品的烧结温度低于传统陶瓷烧成温度100℃左右,而强度接近国家标准的2倍,不仅能够实现陶瓷的节能制备,还能获得高性能的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5.
固体燃料类型及其燃烧行为对烧结过程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微型烧结燃烧装置考察了3种固体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过程NOx排放浓度、N元素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NOx排放和烧结矿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N含量低的无烟煤能有效降低烧结工序NOx排放浓度和总量,但其N元素转化率却升高,且烧结矿质量指标受其低位热值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固体燃料时,除了其N元素含量外,N元素转化率和低位热值等参数也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轧钢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分布不均、差异性大,水油固三相比例和成分分析均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同的轧钢油泥需要不同的处理工艺,因此弄清楚油泥的组成比例和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含水率、含油率、含渣率三相比例的测试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共沸蒸馏法更适合同时测定水油固三相的比例.此外,还探讨了轧钢油泥的油分和残渣中理化特性的测试方法,发现气相色谱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油中的组分,在线前处理+气相色谱的测试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准确度,残渣的分析则需要结合多种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油茶籽壳热解产物分布和油茶籽壳生物油成分特性,制备了金属Co、Mg和Cu改性的HZSM-5并用于油茶籽壳催化热解.对改性后的HZSM-5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HZSM-5微观形貌没有改变,但比表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金属Mg负载改性的HZSM-5有利于油茶籽壳热解产生更多的液相产物,而金属Cu负载改性的HZSM-5则有利于油茶籽壳热解产生更多的气相产物.金属Co和Cu改性的HZSM-5提高了油茶籽壳热解生物油中酚类的相对含量,降低了生物油中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8.
 高效低成本减少铁矿烧结工序NOx排放是当前高环保态势下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铁矿烧结料层内存在将NO还原成N2的工质条件,且含钙化合物能促进NO还原,首先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烧结料层内NO还原的主要反应,得出料层内CO还原NO反应具有明显热力学、动力学优势;其次,分析了烧结料层内CaO、铁酸钙系矿物等含钙化合物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机理,重点阐述了调控生石灰、石灰石等原生含钙化合物和铁酸钙系矿物等次生含钙化合物的反应行为对其催化料层内NO还原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明晰料层内CO还原NO主要影响因素、解析铁酸钙系矿物对CO、NO的吸附反应行为、料层高度与含钙化合物反应行为联合调控等3方面提出了强化料层内NO还原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冷轧油泥作为钢铁行业典型危险固体废弃物,明晰冷轧油泥的基础特性是实现其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采用扫描电镜、差热分析、流变分析等分别研究冷轧油泥及其油、固相基础特性。结果表明,轧钢油泥是油、水、固混合形成的高黏度乳化物,油、水、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7.28%,27.15%,25.57%,在25℃、100 s-1下,冷轧油泥的黏度为1.439 Pa·s,且其热裂解过程包括水分的蒸发、吸附性气体的脱附、轻质脂肪酸有机物分解、重质有机物裂解与残炭还原铁氧化物等过程。油相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等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8.030%,0.394%,86.436%,5.139%,而胶质主要由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等长链脂肪酸组成,其蒸馏范围300~500℃。固相中主要为Fe3O4、Fe,而Fe元素质量分数为66.089%,且其平均粒径为503.622μm。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优化固体燃料粒度以减少烧结过程NOx排放,采用微型烧结燃烧装置进行不同粒度下单独焦粉颗粒的燃烧试验,以及焦粉分别为粗粒级(粒度为2.00~3.15 mm)、中间粒级(粒度为0.5~1.0 mm)、细粒级(粒度小于0.5 mm)下的固结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优化焦粉粒度对烧结NOx排放和产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焦粉粒度的减小,其燃烧过程NOx排放浓度和氮元素转化率均逐渐升高,且当焦粉为全粗粒级和中间粒级时,烧结固结强度得到改善。此外,将焦粉粒度控制在0.50~3.15 mm范围内,其NOx最大排放浓度和氮元素转化率分别降低约8%和27%,且烧结各项产质量指标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