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忠实  苏循新 《煤炭技术》2006,25(7):99-100
对桦南的煤炭资源的勘查及开发现状进行了论述,从地质和经济角度对桦南煤炭资源赋存的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勘查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地层中存在一套斜长角闪岩,其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该斜长角闪岩共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分别为进变质阶段、峰期变质阶段、退变质阶段。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1+普通角闪石1+斜长石1(An牌号为13~16)+石英(Gt1+Hbl1+Pl1+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4 ℃~555 ℃和4.7~5.2 kbar;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2+普通角闪石2+ 斜长石2(An牌号为28~31)+钛铁矿2+黑云母2+石英(Gt2+Hbl2+Pl2+Ilm2+Bt2+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655 ℃~673 ℃和8.1~8.8 kbar;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3+绿泥石+直闪石+普通角闪石3+黑云母3+钛铁矿3+斜长石3(Au牌号为16~18)+石英(Gt3+Chl+Ath+Hbl3+Bt3+Ilm3+Pl3+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6 ℃~557 ℃和7.9~8.3 kbar。斜长角闪岩的变质演化过程呈现为近等压冷却(IBC)型的逆时针变质作用压力(P)-温度(T)轨迹。该地区经历了从太古宙—古元古代原大洋→碰撞造山→造山后拉伸→岩浆底侵作用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鹤岗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德海  苏循新 《煤炭技术》2008,27(6):136-137
通过对鹤岗盆地构造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其构造成因类型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探讨鹤岗盆地的构造类型,对寻找新的煤盆地及深部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循新  汪立新 《煤炭技术》2012,31(7):123-125
通过对黑河市黑宝山-木耳气煤田木耳气区煤炭资源开发有利条件的叙述,预测了此区建设大型矿井的可能性及其重要经济意义,并由此得出结论:地质资料既是一切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石,更是一种资源,使资源优势科学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赵德海  苏循新 《煤炭技术》2008,27(4):105-107
通过对鸡西煤田荣华区和永庆区地层特征及孢粉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明确了鸡西煤田第二系地层发育的范围及聚煤特点,确定了鸡西煤田第三系地层的层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