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九矿改扩建井巷工程的瓶颈环节——辅助提升,完善了原设计,设计增加了-420轨道上山,成功地解决了改扩建期间辅助提升、通风问题,缩短改扩建工期。改扩建后可作为部分人员的专用行人通道。  相似文献   
2.
1工作面地质条件2505工作面位于九矿二水平五采区南部,西部和25031工作面(未开采)相邻,南到F7断层防水煤柱边界,东与2507工作面(未开采)相接,北为-400皮带下山保护煤柱。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750m,平均倾斜长度120m,地质储量89.2万t。2505工作面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5.4m,老顶为  相似文献   
3.
根据驱动硐室埋藏深度及围岩岩性,分析了硐室的受力状况。依据松动圈理论及组合拱理论,计算出锚杆支护参数。锚网喷组合支护结构技术,在驱动硐室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管理的“四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煤矿的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预防事故的"四个关键":关键的人,关键时段,关键的设施设备,关键的环节,强调煤矿有关管理者只有抓住"四个关键",才能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利用顶板高位裂隙钻孔注浆灭火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谢崇旺  赵军 《中州煤炭》2009,(12):97-98
为了消除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带来的危险,在分析采空区CO涌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减小工作面风量、强化采空区注浆、调风均压、顶板高位裂隙钻孔注浆等技术措施,控制采空区CO涌出量,降低工作面风流中CO浓度.实践表明,采用顶板高位裂隙钻孔注浆灭火措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成功治理了采空区煤炭自燃,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轻放工作面的高瓦斯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位钻孔抽放、上隅角埋管抽放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驱动硐室埋藏深度及围岩岩性,分析了硐室的受力状况。依据松动圈理论及组合拱理论,计算出锚杆支护参数。锚网喷组合支护结构技术,在驱动硐室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井底车场设计中,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经常遇到将交岔点转角布置得较小(小于40°左右)的情况。由于交岔点转角小,在作交岔点施工图时,有两个技术参数(图1中Lx,δ)的计算公式在《采矿设计手册》中并未给出,而这两个技术参数在井底车场闭合验算及施工时又不可...  相似文献   
9.
根据鹤壁九矿瓦斯赋存和涌出情况,在2505、25011工作面实施综合抽放治理瓦斯,效果非常明显,解决了工作面瓦斯制约生产的问题,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