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柱角钢连接的滞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分析研究角钢连接的滞回性能和抗震性能。在分析过程中分别考虑角钢厚度、加劲肋厚度以及螺栓间距对节点的影响,并得出各种影响因素对应弯矩-转角曲线,通过曲线的比较确定其对滞回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得到:角钢厚度的增大可以较大提高连接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螺栓间距的减小对连接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影响较大;加劲肋厚度的变化对连接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刘燕  郭成喜 《钢结构》2006,21(3):66-68
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梁腹板开设矩形洞口的削弱型节点和没有削弱的梁柱节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梁腹板削弱型节点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达到减小节点表面梁翼缘处的应力,迫使塑性铰外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半刚性钢框架的内力性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导出了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分析的一般方程 ,讨论了半刚性简单门式刚架的内力特征 ,指出了欧洲规范[4] 刚柔性界定可能导致的内力误差及其存在的不协调性 ,同时提出了改进刚柔性界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郭成喜 《钢结构》2012,27(1):41-42,46
直接将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用于脚手架钢管的计算值得商榷。在保持GB50018-2002规范的综合缺陷数学模式不变的前提下,考虑48×3.5钢管的截面特性和实际的几何缺陷,提出φ系数的修订意见,并给出标准的φ系数表格。  相似文献   
5.
郭成喜 《钢结构》2001,16(2):45-47
指出了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构件,并不一定总能满足可靠性指标。给出了轴心受压钢构件和受压钢件和受弯钢构件可靠性评估的公式和图表。从可靠性角度提出了轴心受压钢构件和受弯钢构件设计应满足的准则。  相似文献   
6.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立柱与导轨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并可能对墙体立柱性能产生影响。考虑初始缺陷、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立柱-导轨间距对墙体立柱轴压承载力和屈曲模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立柱-导轨间距的增加,立柱轴压承载力不断降低,屈曲模态逐渐趋向于整体屈曲,提出了满足立柱承载力和美观要求的立柱-导轨间距限值;进而以立柱-导轨间距为限值的组合墙体为典型组合墙体,研究钢材强度、覆面板厚度和强度对其立柱轴压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钢材强度、石膏板厚度和覆面板强度对典型组合墙体立柱轴压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OSB板厚度的增加,典型组合墙体立柱轴压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郭成喜  郭晓芳 《山西建筑》2006,32(22):145-146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沉箱预制场采用滑道下水工艺细部设计与施工应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井字梁及轨道的安装标准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栗增欣  郭成喜 《钢结构》2008,23(5):11-14
考虑不同长细比、初弯曲和翘曲是否约束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L形柱轴心受压时的极限荷载,总结出φ曲线的简便计算公式,进而得到φ-λ^-曲线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曲线的比较,以期为L形柱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现行钢结构设计的标准规范中关于拱的稳定设计问题并没有明确条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拱的受力,并引用国际上的一些文献对拱的平面稳定作出计算比较,计算包括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10.
焦伟丰  郭成喜 《钢结构》2012,27(9):20-22,53
双相不锈钢材料的成功研发有效地克服了普通不锈钢初始材料成本偏高的缺点,使不锈钢在结构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大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学者的注意。利用国际上最新发表的有关双相不锈钢UNS 32101/EN1.4162空心截面梁的试验资料,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构件材料强度、宽厚比及高宽比对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得知,现有Eurocode 3:Part 1—4中第3类受弯截面承载力设计公式不能准确计算此型号双相不锈钢梁的抗弯承载力,且已有的宽厚比限值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