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6篇
  2020年   5篇
  201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深部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的问题,以糯东煤矿北翼轨道巷道围岩为工程背景,采用钻孔窥视成像技术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研究研究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翼轨道巷道围岩变形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通过钻孔成像技术可知,北翼轨道帮部围岩在0~3.0 m处为围岩第一破裂化区域(破碎区),但破碎程度依次减小;4.0 m处为岩层稳定区,局部仍出现离层或破裂现象,但围岩整体稳定;北翼轨道顶板围岩在0~5.0 m处为围岩第一破裂化区域,6.0 m为岩层稳定区。研究可为深部围岩巷道变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糯东煤矿主要大巷两帮移近和底鼓量大的问题,布设松动圈断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松动圈范围和围岩失稳机理可知巷道围岩处于"弱帮-弱底"状态,提出全新的复合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两帮移近和底鼓量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支护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崔玉攀  孙谦  郭昌贵  王力  周泽 《中州煤炭》2020,(8):202-204,212
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煤炭开采的整体进度。针对糯东煤矿采掘紧张的局面,以12000工作面底抽巷为工程背景,对影响巷道掘进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质条件、掘进设备、作业方式、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水平是影响巷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底抽巷的掘进设备、巷道布置层位、支护方式选取、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现场实践表明:底抽巷快速掘进效果明显,提高了岩巷掘进的单循环进尺,有效地降低了掘进成本,改善作业环境,实现了12000工作面底抽巷的快速掘进,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可为其他巷道的掘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钻孔数据是煤矿生产基础数据之一,在指导煤矿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思想进行了钻孔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SuperMap Objects上进行开发实现,建立了基于GIS的煤矿钻孔数据管理系统,完成了兴安煤业糯东煤矿钻孔数据的管理,并对部分功能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沟谷地形下煤炭资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利用FLAC软件建立了沟谷地下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煤层至沟谷之间不同垂直距离的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的增加,沟谷底塑性区高度变化不大,约8 m,而煤层上覆塑性区高度随之增加,当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为25、35、45、55、65 m时,其煤层上覆塑性区高度分别为14.5、14.9、15.6、16.1、16.5 m;覆岩有效隔水厚度随着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愈大,则覆岩与沟谷地段越不容易形成贯通导水裂隙。  相似文献   
6.
郭昌贵  唐永劲  韩老虎  白东  周泽 《中州煤炭》2020,(9):230-233,238
合理的支护设计是保障巷道围岩稳定的前提,而煤矿巷道支护设计缺乏相关数据和理论的支撑,导致巷道支护设计不合理。针对采动巷道支护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以糯东煤矿二采区轨道下山为工程背景,采用钻孔成像仪对巷道围岩完整性进行观测,理论分析了钻孔成像仪的观测结果。结合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得到了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发育范围,为糯东煤矿二采区轨道下山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提出锚网喷加锚索加强支护的方案。实践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控制连铸管坯的凝固组织,改善铸坯质量而对它进行电磁搅拌。对36炉近1400余吨20~#钢连铸管坯进行了电磁搅拌试验,并对连铸坯和轧材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经电磁搅拌的连铸管坯比未经电磁搅拌的连铸管坯,凝固组织改善,残余缩孔和中心偏析减轻,轧管成材率提高,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