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该技术在500kV变电设备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准确发现设备运行时的异常和缺陷,故障隐患的及时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本单位红外测温技术在500kV变电运行中的实际应用经验,重点介绍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及判断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对实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6Al-4V-0.5Si-xEr(wt%)合金,随后采用OM、XRD、TEM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研究了Er元素含量对固溶时效态(950 ℃×30 min(WQ)+480 ℃×4 h(AQ))试验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均为等轴和片状的双态组织。烧结过程中产生的Er2O3氧化物颗粒可以作为形核中心促进α相和β相的析出,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随着Er元素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由10~20 μm细化至5~10 μm。当Er元素含量为1.2%时,试验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峰值,为930.5 MPa,此时伸长率为9.24%,比未添加Er元素时Ti-6Al-4V-0.5Si合金分别提高了22.3%和10.0%。试验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显示有韧窝出现,仅有少量的解理台阶,韧窝的存在可以分散材料断裂时产生的应力,使材料断裂前承受更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膏比、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拌合水温度对模具石膏凝结时间、强度、吸水率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XRD技术探索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模具石膏成型时合适的工艺条件为水膏比65%~70%,搅拌速度400~500 r/min,搅拌时间2~3 min,拌合水温度25~30 ℃;水膏比、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拌合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二水石膏的结晶化程度和晶体形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不同固溶时效温度对Ti-6Al-4V-0.5Si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Ti-6Al-4V-0.5Si合金中存在较多的六方α′和斜方α″两种马氏体相和亚稳定相。时效处理后,马氏体相和亚稳定相分解再结晶得到分散的α+β相。综合分析表明,固溶时效工艺为950℃×30min(水冷,WQ)+480℃×4h(空冷,AQ),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745.6MPa和8.3%,比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4.8%和36.0%。  相似文献   
5.
在小直径银导爆索制造过程中,常常有4.9%的产品不能满足爆速在6 700- 7 100 m/s范围内的要求,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银管初始装药密度梯度是导致银导爆索被拉制成型后爆速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工艺参数设置,减少银管初始装药密度梯度差,可以降低密度梯度产生的扰动对爆速的影响,提高银导爆索爆速精度,减少爆速波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热处理温度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的CX不锈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温度(430、480和530 ℃)下对激光3D打印CX不锈钢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RF、XRD、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在SLM打印过程中,导致粉末中Al元素烧损率达19.2%;热处理工艺不影响激光3D打印成型不锈钢的密度,热处理前后样品密度均为7.72 g?cm-3、致密度达到99%;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CX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提高,当热处理工艺为480 ℃×10 h(炉冷)时,屈服强度为796.5 MPa、拉伸强度为1 301.5 MPa、硬度为45.2 HRC,相比较打印态,分别提高了60.3%、19.0%和21.4%;断裂伸长率则先提高后降低,经480 ℃×10 h(炉冷)处理后断裂伸长率为16.0%,相较于打印态,提高了12.9%。SEM结果显示,断口为解理断裂和韧窝形貌,属于脆性-韧性混合断裂模式。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样显微组织中的细小树突结构逐渐消失,转而变为粗大的马氏体组织,并且伴随着少量奥氏体的出现;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马氏体转变为边界清晰且粗大的板条状。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致密度良好、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CX不锈钢,为CX不锈钢能运用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压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常用的几类绝缘子,分析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对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铸轧法制备厚度为5.0 mm的钛铝复合板,并对制得的复合板进行不同工艺的退火处理,然后使用剥离试验机对铸轧态、退火态的复合板进行剥离强度检测,利用配备有EDS的扫描电镜(SEM)、XRD、TEM对剥离面以及界面层进行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铸轧态复合板的剥离强度为28 N/mm,在450℃×3 h退火处理时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3 N/mm,界面层厚度增加到1.5μm,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或者保温时间的延长,剥离强度出现略微下降,XRD表明退火处理后两侧剥离面物相没有改变,退火后界面处发现的唯一的金属间化合物为Ti Al3。  相似文献   
9.
对应用在Ф6. 71 m×9. 12 m湿式球磨机上的Cr-Mo系衬板材料75Cr2MoSiMnNi钢板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及冲蚀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加热及喷雾冷却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硬度增加,冲击性能下降;经880℃×2 h加热及喷雾冷却,并580℃高温回火后,75Cr2MoSiMnNi钢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对热处理后的75Cr2MoSiMnNi钢板进行冲蚀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蚀角度的增加,75Cr2MoSiMnNi钢的磨损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冲蚀角为60°时,磨损量最大,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应避免该冲蚀角的出现;在固定冲蚀角的情况下,随着冲刷速度的增加,固-液双相流对材料的作用力急剧增大,腐蚀产物膜脱落,液相在脱落坑的周围形成湍流,促进了腐蚀产物的产生和脱落,因此在保证工程应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冲刷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