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川二矿区由于多中段采掘作业,以及矿山开采深度逐步增加和大面积连续开采的影响,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蠕变特性,巷道支护问题十分突出.分析了受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的变形特性,探讨了受采动影响巷道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充填料浆配比对充填体强度和砂浆输送特性产生显著影响。针对金川矿山棒磨砂供应严重不足,开展了棒磨砂、棒磨砂+河砂和棒磨砂+河砂+粉煤灰三种充填材料添加相同水泥的充填体强度、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缩损失率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2:8的河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与单一棒磨砂充填体强度相当,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缩损失率稍差,但满足金川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当添加水泥重量的30%粉煤灰后,不仅显著提高充填体强度,而且还可改善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缩损失率;同时还降低棒磨砂浆充填料浆的分层度,有利于提高充填体质量和充填接顶率。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料浆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井筒围岩变形监测受采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井筒围岩变形的方法.研究了光纤传感器的不同埋入方式、粘结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对结构变形监测的影响,结合金川Ⅱ矿区14行风井加固工程,设计并布设了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实时性、远程和自动监测围岩变形的优点,可以直观地得到井筒在不同位置的围岩变形分布特征,为井筒围岩变形提供了准确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滚丝锚杆与车削锚杆在工艺加工和锚杆受力破坏变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大型矿山不断增长的充填采矿生产能力,开发大容量充填系统十分重要。针对金川矿山棒磨砂骨料,研制了150~180 m3/h大容量搅拌设备,并为此开展搅拌设备的单体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搅拌转矩随着搅拌速度呈线性变化,而搅拌功率与搅拌速度为平方关系;且在相同搅拌浓度条件下,连续搅拌功率准数随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大容量搅拌设备充填料浆管道阻力损失为2.4 k Pa/m,满足了高浓度料浆管道输送要求,同时充填试块强度也满足矿山安全生产要求。由此可见,大容量搅拌设备不仅达到搅拌设计能力,而且搅拌质量可以满足矿山安全采矿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二矿区在出矿能力大幅攀升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抓住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重点围绕治理安全隐患采取了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金川矿区深部高应力碎胀蠕变岩体支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金川矿区岩石力学与巷道支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大和大面积开采的采动影响,深部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性,巷道支护问题己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规律、特性,以及对目前使用支护形式的分析,提出深部巷道围岩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二矿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从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二矿区今后几年的产量,加强接替工程的建设,进行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解决生产难题,以避免二矿区的产量出现“马鞍形”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金川矿区岩石力学与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为金川矿山的安全生产、稳产高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金川矿山步入深井开采步伐的加快和受大面积多中段连续开采的采动影响,深部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性,巷道工程的稳定与支护问题逐步成为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通过金川巷道支护技术发展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金川矿区深部巷道支护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目前较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软件,实现已有工程图纸的电子化,并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矿山工程设计当中,实现了工程设计、出图的计算机化,解放了劳动力,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二矿区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