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接触2008年,在石台矿业小有名气的张玉从双退科借用到工会协助女工工作。来到机关以后,张玉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担子更重了。为此,她积极同姐妹们冬送姜茶、夏送西瓜,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叮嘱矿工下井注意安全。到井口,为矿工们缝补工作服:下班组,给职工送去寓教于乐的安全歌舞,受到了职工的广泛欢迎。2010年10月份,孩子还在哺乳期的张玉就开始上班了。有一次,工会组织协安员们去井口送月饼,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结束,工会领导安排了工作餐,但张玉顾不得吃饭,出了矿门口便直  相似文献   
2.
打“针”     
"交接班,不脱岗,工作之中莫违章;行人道上放心走,电车行驶不能上."早班时,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百善煤矿掘进区职工彭勇,开完班前会,来到更衣室,边换工作服边看着墙上的"安全谣",对着工友们说:"班前读遍‘安全谣',下井作业不发毛."  相似文献   
3.
淮北矿业集团六届四次职代会的召开、安全1、2、3号文的相继出台,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新年第一天,笔者走访了石台煤矿参加集团公司六届四次职代会的职工代表,听听"两会"体验者是如何理解会议精神的。罗时宝:提质增效是区队的头等大事"在2015年职代会上,集团公司提出了聚焦"效率、效益"的工作基调。并出台了以量定资的工资政策,让效率、效益与工资挂钩。作为老区来说,我们在增量上没有优势,只有降本增效、降低矸损率,在提高煤质上做文章,才是矿井发展的必经之路。矿里马上也要召  相似文献   
4.
有句俚语说:没有文化,不知害怕。事实的确如此,新工人小孟就是这样一位。那是1998年一个秋天的夜班,看料工休班,队长为了节省劳动力,让刚进矿不久的小孟顶替。到下半夜的时候,职工大梁的矿灯突然"瞎"了(那时候的矿灯质量差),在队长的安排下,大梁找到小孟换了矿灯。  相似文献   
5.
一台照明开关被他改装成多功能电器测试按钮,一台废旧打印机点燃了他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一次偶然的经历激发了他发明创造的灵感.他就是被称为“工人爱迪生”的淮北矿业集团劳动模范、石台矿业公司运输区机电技师何丕新. 差3分,与大学失之交臂 1982年,高考仅以3分之差落榜的何丕新,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选择了留在农村老家务农.9年后,他子承父业,来到了煤矿.  相似文献   
6.
午夜惊魂     
"张大干,张大干,快醒醒!"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夜班,在2319工作面风巷里,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看料工小孙被一阵吵闹声惊醒。听到一声紧似一声的呼喊,小孙预感到事情不妙,慌忙跑过去,一打听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这天,工作面是上一班留下的采煤茬口,张大干与老任一茬。分过活以后,老任去上风巷拉料,张大干一个人在茬上准备使棚。挂好超前梁子以后,由于放炮后大  相似文献   
7.
打"针"     
过去,在医院打“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近,安徽淮北石台矿却出了件稀罕事:凡是“三违”人员,一律进宣传部打“安全预防针”。瞧,这又来了几位。“唉!你看,人家又是上茶又是递烟的,搞的咱多不好意思。”“别说了!瞎嘟囔个啥?俺比你更惭愧!”为认真吸取以往事故教训,正确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从2月份开始,石台矿党委在东办公楼会议室支起了“安全小灶”,开起了“安全诊所”。定期由矿领导及宣传部、安监处、社区服务中心、妇女协安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轮番“掌勺”“坐诊”,给“三违”人员烩制“安全大餐”,注射安全长效“疫苗…  相似文献   
8.
<正>一边,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另一边,组对焊接区焊花飞溅。走进淮北矿业集团华塑股份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电极壳制造厂房,这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个由9名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组成的班组,每天拼装近700个组件,加工20余个电极壳……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笑称为“焊武帝”的班组,一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