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为国 《模具工业》1996,(11):35-36
通过对T12A钢冲模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操作表明,钢中保留适当的未溶渗碳体颗粒,可显著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缸内复杂空间三维动态网格生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合网格拆解为静态和动态2个区域,提出了在活塞和气门运动方向上拉伸和压缩网格空间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3D动态网格可以应用于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3.
确定卡环嵌入式接口线切割轨迹的画法几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确定嵌入式三维接口线切割轨迹的画法几何方法.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建立卡环的几何模型,用三视图和画法几何方法优化线切割平面,用电脑扫描的方法测量线切割平面的位置和角度尺寸.研究表明,对于Φ100卡环,保证完全根切、不留残余根高的线切割平面P1最大偏角是35°,清根距离为3.25mm;保证凹端上部强度的最小偏角是24°,清根距离为3.69mm;线切割平面P1的偏角应该在24°~35°之间.虚拟加工绝对误差小于0.02mm,相对误差小于0.6%,可以在线切割加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为国 《模具技术》1997,(4):88-89,84
本文针对GCr15钢拉伸模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具材料,采用预测模具热处理变形的方法,结合必要的切削加工来有效地控制模具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同时,利用合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及最终热处理工艺,改变模具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模具的使用性能,提高模具有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Q235-A钢管弯曲回弹角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Q2 3 5—A钢管弯曲回弹过程 ,利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静力矩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等回弹理论推出回弹曲率和回弹角的计算公式 ,计算其回弹角并与实测值比较。比较结果表明 ,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与管子直径比值改变时 ,误差不同。在一定条件下 ,误差在 5 %以内  相似文献   
6.
基于CAD技术的调质钢亚温淬火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基于CAD技术的调质钢亚温淬火工艺参数的确定原理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及有关参数 ,利用热处理中的临界点数学模型 ,计算出各临界点的数值 ,并由此确定出钢的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和回火温度 ,同时根据钢的淬透性数学模型计算出钢的淬透性数值 ,以此来判断此亚温淬火工艺是否可行。对 40Cr钢齿轮轴套进行亚温淬火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利用CAD技术设计调质钢的亚温淬火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直喷式发动机喷雾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化是在点火之前喷射燃油与环境因素发生复杂的物理作用的结果。本文从雾化过程喷嘴内流动、射流破裂、油团破裂、油滴蒸发四个阶段着手,在考虑到雾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减速、变形、扩散、缸壁油膜形成、油滴之间碰撞以及油滴与缸壁碰撞等物理现象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国际上近年来用实验分析方法所建立的各种相应计算模型的特点、应用情况及不足。分析了选择子模型组合并集成在计算模型(KIVA)中对缸内喷射对象的雾化过程模拟的可行性。最后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指出了雾化过程模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硅钢片冷冲模各加工工艺的检查和金相显微观察,分析了冷冲模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钻削是最常用的金属切削方法之一,与车削和铣削等切削加工方法相比,其切削加工可在更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近十年间,随着切削用材料的迅速发展,使钻削工具的使用寿命、钻削效率和钻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钻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机械工程材料”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结合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