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6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探讨--从灌区到农户的补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都要面临以水资源短缺为代表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物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威胁。农业节水生产方式因其节水、高产和可持续等特点成为克服水资源短缺,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建立了涉及技术因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处理带有模糊性的效益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5个项目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对项目的优劣进行排序,并对影响排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比以往只用经济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的方法更全面。此模型对于其它涉及到有关综合评价的问题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安全与灌溉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灌溉农业、雨养农业发展以及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发展趋势变化。研究了中国在不同粮食自给率条件下2010年和2020年灌溉面积发展需求,以及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幅度需求。分析结果认为在粮食自给率为95%情况下,2010年和2020年中国灌溉面积应当分别达到5868.9万hm2和5996.8万hm2;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保障灌溉面积的发展,2010年和2020年灌溉水利用率应比2000年分别提高10.80%和16.46%。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灌溉发展对策,提出从田间、灌区和流域3个层次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灌溉面积占全世界灌溉面积的21%,中国正好以占全世界21%的灌溉面积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农田水利对解决中国衣食供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研究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对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历程以及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型灌区状况诊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急需建立大型灌区状况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对灌区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估。借鉴国外在灌区状况诊断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1991年和2005年分别开展的两次灌区评估工作,提出了诊断评价我国灌区状况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配矿是矿山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优化配矿,满足生产需求,实现矿石质量的均衡和稳定。针对乌山铜钼矿采用人工配矿存在的成本高、选矿回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日常岩粉数据的自动化配矿平台。该平台以日常生产岩粉化验数据为依据,在开采炮区范围内空间插值,充分考虑了采矿变量因素。通过自动化配矿平台,实现了自动化、精细化配矿,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保证了配矿品位均衡和配矿的持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生产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基础,以内蒙古乌山铜钼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山断层建模的一般技术路线,对其他矿山类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HYDRUS模型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应用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及溶质运动理论,利用HYDRUS-1D/2D数值模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水分、盐分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状态,并将模拟结果与田间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定额下,100cm土体内沟灌条件下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平均值比畦灌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平均值降低24.4%,沟灌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累积。利用HYDRUS模型对土壤水盐运移的模拟结果能够为灌区的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灌区建设及管理技术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占义 《水利学报》2019,50(1):88-9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593万hm2发展到2016年的6714万hm2,位列世界第一,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供给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已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水平逐步得以提升。今后的30年将是我国实现灌区现代化的时期。本文较系统介绍了我国灌区发展概况、灌区建设与管理技术进展和成就、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及灌区现代化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光伏提水灌溉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太阳能光伏提水灌溉也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之一。在我国西部偏远缺乏电力供应的地区,通常情况下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这些地区也是水资源紧缺和生态严重退化的地区。因此,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太阳能提水和节水灌溉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绿色能源,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发展节水、节能、高效的灌溉牧草和农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本文结合所承担的项目研究及推广成果,总结了太阳能光伏提水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