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在高温条件下燃烧不利于固硫反应,并从热力学角度出发,得出了煤燃烧中钙基固硫剂反应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函数,由化学反应动力学得出院 硫酸钙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相关参数,在还原性气氛中,从理论和实验上都证明了硫酸钙在较低温下会发生二次分解,理论分解温度与实际分解温度非常吻合,煤灰中氧化钙和三氧化二铝的存在,可以提高硫酸钙的分解温度同阳也给出了钙基固硫剂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笔者选择萘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考察了水、煤、石油焦的成浆性能,研制一种新型环保石油替代燃料——水煤焦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磺酸盐类分散剂和无机盐稳定剂后,水、煤、石油焦呈现较好的成浆性能,可替代传统的水煤浆和水焦浆。实验还研究了煤焦配比、稳定剂、温度等对水煤焦浆的成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受奥灰承压水威胁煤层采场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肖洪天  李白英 《工程力学》1999,1(A01):484-488
本文首先分析了岩石裂纹亚临界扩展的机制,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裂纹亚临界扩展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岩石裂纹亚临界扩展的试验方法及原理:最后应用双扭试验件试验研究了三峡船闸花岗岩裂纹亚临界扩展,得到了岩石的断裂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 用数理统计的方 法从理论上分析 了动力配 煤指标的实 测值与其 单种煤理 论加权平 均值之间 的关系。结果表明,动力配煤中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 C R C 等指标与单种煤 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水分不具有线性可加性。  相似文献   
6.
分层开采底板岩体渗透性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底部存在着含水丰富的奥陶纪石灰岩。开采实践表明,一旦煤层与奥灰之间的隔水层内存在地质构造或煤层开采引志底板岩体破坏,可能会在煤层和含水层之间形成导水带,从而诱发突水,介绍了分层开采引起对底板岩石渗透性影响的试验成果,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获得了分层开采对煤层底板岩体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后的自动定硫仪,把硫酸钙直接放到高温区,测出不同温度下的硫酸钙分解率。应用物理化学中热力学函数,得到了固硫分解动力学方程,证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对活化能的影响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绘制工程图形以及开发新产品、绘制零件图形时,为了区别零件的不同部位,经常用不同线型、不同宽度的线来表示,在某些场台中,零件的轮廓线经常要用粗实线来表示。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为节省作图时间,经常将轮廓线先作成细实线,待确定无误之后,再将细实线加粗成粗实线。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时,可以用多义线命令Polyline直接画出不同宽度的直线、圆弧,但画圆环命令Donut在绘制不同宽度的圆轮廓线时,需要经常改变所绘制形体的宽度且进行多次重复计算。当需要改变零件图中某些形体的线条宽度时,由于多义线编辑命令Pedi…  相似文献   
9.
分层开采底板岩层移动的现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开采会诱发底板岩层的变形和破坏 ,由此导致许多煤矿灾害的发生 ,最引人注目的是底板承压水的突出。对于厚煤层分层开采 ,由于第二分层及以下各分层开采时工作面围岩应力场与第一分层时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将导致煤层底板岩层移动呈现不同的规律。介绍了分层开采煤层底板岩层移动的观测方法 ,提供了试验观测数据 ,并给出了分层开采煤层底板岩层的移动变形规律。试验成果对防治底板承压水的突出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of steam coal blending instead of the old model. Indexes such as moisture content, ash content, volatile matter, suffur content and heating value in the new mathematical model have linear relation. The new mathematical model can also predict ash-fusion temperature precisely by considering coal ash ratio in steam coal blending,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linear relation of ash-fusion temperature between single coal and steam coal blending. The new mathematical model can improve precision of steam coal blending and perfect the old mathematical model of steam coal ble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