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孤岛工作面进、回风巷均为沿空掘进巷道,受临近采空区采动影响,沿空巷道受到比原始应力高数倍、数十倍甚至更高的支撑压力,致使巷道破坏异常严重,对工作面掘进和回采影响巨大[1],因此,工作面两巷的布置及支护方式对于安全开采尤其重要。以阳煤集团寺家庄公司15106进风巷为工程条件,根据孤岛工作面两巷的应力分布特点,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技术条件,提出锚、网、索、带、喷联合支护技术,局部地点配合注浆、打点柱加固措施,支护效果良好;简化了巷道施工期间的防突流程和措施,提高掘进效率;大大减小区段煤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遭到破坏,采空区上方出现了明显的"三带"特征,详细掌握岩层"三带"分布规律,有利于较为定量的分析采空区瓦斯赋存和导水裂隙带高度,并能分析采空区对临近工作面及临近巷道的影响,从而为高、低位抽采巷(顶板高、低位钻孔)层位布置,临近工作面及临近巷道布置提供依据。通过对阳煤集团新大地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建立覆岩变形破坏数值模型,得出采空区"三带"高度分布规律,从而指导矿井在相似开采条件下选择高、低位抽采巷和顶板高、低位钻孔布置层位,进而取得较好的瓦斯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矿高动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主要受埋深、围岩性质、采动应力、支护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各种支护技术条件下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及支护体的受力特征。研究表明,采用钢筋网壳锚喷支护结构后,钢筋网壳、混凝土喷层和锚杆、锚索支护结构形成共同的承载体,各种支护结构的支护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该研究成果为类似矿井的高动压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