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经过10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新一代“超纯、超细、窄带Cr—Ni—W—Mo—V系列‘穿孔-全程带芯纵轧法’中空钎钢”即将问世。由于其所拥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性价比指标,将为以硬质合金整钎和重型螺纹连接钎杆为代表的我国长钎具工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型高效低耗复合片齿φ42-2PIC、3PIC-B25整钎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凿岩钎具产品的一项空白。本文介绍了该整钎研制情况和工业考核结果,评述了其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JCE回收式锚索在北京地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CE(Japan Consenration Engineers)回收式锚索是日本国土防灾株式会社的专利产品,是在其承压型永久锚索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功的。它吸取了其它锚索的技术专长.具有高信赖度的良好施工结构,施工简便。锚固体的结构为端部压缩型结构,其锚固长度仅为2m左右,拉伸荷载在30-100tf之间。使用专用千斤顶回收PC钢绞线,安全快速、工人劳动强度低、易回收且回收率高。被回收的PC钢绞线能重复使用2—3次,价格低廉,能充分利用资源,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其在北京地区的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钟  杨仙  黄常波  邓美龙 《建筑技术》2009,40(11):1021-1022
地表沉降是隧道施工中一项重要风险,盾构掘进引起土体沉降有开挖时水土压力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在北京地铁4号线某区间施工中采取了控制排土量、紧凑衔接各工序、及时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等控制措施。大大减小了土体沉降量。实测地表沉降量比采用FLAC3D软件对地表沉降模拟得出的预测土体沉降量小很多。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钟  黄常波  刘强  郝本锋 《建筑技术》2009,40(11):1023-1025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同步注浆过程中通过对注浆材料、参数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可有效减小同步注浆的风险,更好地控制注浆效果。着重分析了在不同地层中注浆系数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注浆量,减少因注浆量过大而引起地面隆起,或因注浆量过少而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输油管套管穿越北京东四环路非开挖设计与施工经验,就拓宽非开挖技术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南昆铁路百色盆地膨胀土路堤病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长期遭受卸荷和化学风化作用 ,特别是亚热带风化淋滤作用 ,下第三系泥岩或砂质泥岩的残积层不仅发生粘土矿物转化 ,而且造成密度的强烈降低。百色盆地膨胀土具有残积型膨胀土所特有的低容重 (约 19.0 2kN/m3)、高孔隙比 (0 .75~ 1.78)、高含水率 (2 5 %~ 41% )、高分散性 (<2 μm含量 >5 0 % )、强收缩 (体缩 >15 % )等一系列不良工程性质。这种膨胀土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仅 0 .0 3~ 0 .42MPa左右 ,不属于膨胀岩范畴。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X -射线衍射 (XRD)鉴定结果表明 ,其主要粘土矿物成分为I/S混层矿物 ,而不是伊利石 (有别于前人的认识 )。现行规范中膨胀势判别方法的缺陷造成设计安全系数偏低 ,是路基严重变形、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治理病害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铺设输油管套管穿越北京东四环路非开挖设计与施工经验,就拓宽非开挖技术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适用小高宽比隧道的简易式钢模台车的设计和应用方法。这种台车在满足掘进和衬砌平行作业的前提下,将台车上调幅机构中的升降机构独立,由外部千斤顶代替。该台车在诸暨市龙山公路隧道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条件下,采用钻孔灌注连排桩、连排桩间高压喷射注浆桩和地下连续墙3种工艺联合,进行深基坑支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取得了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