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0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透山矿接替资源勘查探矿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是目前国内许多矿山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红透山矿区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探采实践,认真分析总结,摸索成矿规律,选择成矿条件有利的部位进行探矿.项目自2005年开展至今,获得了一定成果,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整卧式沙仓溢流浓度、提高尾砂利用率,进行了尾砂添加絮凝剂的相关实验研究。尾砂沉降效果具体体现为沉降速度的大小,本实验通过观察澄清层高度随时间变化来计算得到尾砂沉降速度,进而对比各型号及不同浓度及絮凝剂配比尾砂浆沉降效果,选出最适合尾砂的絮凝剂型号、最佳沉降浓度及对应的絮凝剂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实践出发,论述了降低窄脉采矿过程中,贫化率指标的管理是提高矿石品位.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分别从认识、强化技术管理工作、奖罚制度制定三方面阐述了降低窄脉采矿过程中,贫化率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刚  黄明然  韩建  路兴 《中国矿山工程》2012,41(2):16-19,30
矿床赋存在高于庄组合锰白云岩与大红峪组陆源碎屑岩的接触破碎带中,断裂构造不仅是重要的容矿构造,而且是重要的导矿构造。通常情况下,矿体规模的大小决定于构造破碎带规模。矿体的形态主要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以及不规则状等。通过对含矿岩系、构造及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王小堡-东庙岭-金鸡背这一辽东清原金富集带,已往以寻找石英脉型金矿为主。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在该区进行的实地工作及与东北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攻关,确认了此金富集带为一典型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同时总结归纳出各种金成矿类型及其特征,其中蚀变岩型金矿尤为重要,并将其与吉林六批叶大型韧性剪切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加以类比,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找矿远景提出评述。  相似文献   
6.
浅析红透山矿采准阶段探采结合的应用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  黄明然  赵刚 《有色矿冶》2011,27(2):16-17,21
在矿山生产中,如何根据矿床赋存形态、围岩性质、开采方式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采结合技术,是直接关系到生产计划决策和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对红透山铜锌矿在采准阶段应用探采结合技术,探明B级储量,充分回收矿产资源,降低矿石开采的损失与贫化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铅锌银矿床位于燕山期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上,总体呈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北东向分布,含矿构造较发育,矿脉、矿化带受构造控制较明显,围岩蚀变沿矿化带所处的构造呈线状展布,矿化带是矿液沿早期构造空间充填而成,矿物成分中出现了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亦为中低温矿物组合.通过对含矿岩系、构造及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徐伟  黄明然  石玉坤 《有色矿冶》2012,28(3):98-101
矿山地质工作是一个矿山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红透山铜锌矿-767中段一些地质指导工作的分析。阐述了矿山地质管理工作在矿山生产各个环节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矿山地质工作者在将来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刚  黄明然  韩建  路兴  苏贺鹏 《有色矿冶》2012,28(5):5-8,11
矿床赋存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中,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本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石英脉沿北西向构造贯入,金属矿物呈网脉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裂隙中,形成品位较低但分布较均匀的矿体,矿体整体呈脉状,矿物共生组合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及少量闪锌矿、方铅矿等组成.通过对含矿岩系、构造及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透山矿床控矿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将控矿因素归纳总结为:岩脉控矿、褶曲控矿及围岩控矿,并利用其控矿特点指导矿山生产,为开展矿山地质找矿及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