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20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电学”在世界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美、日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均有独立的心电学会,出版专业刊物,召开学术会议。在我国,心电学也历来十分活跃,从事此专业的医务人员已逾30万,从乡村医院到大城市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有他们的足迹,多年日夜繁忙地工作。我国现在已有公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现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 2 0世纪 70年代新制订了心肌梗死 (MI)的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三项中有二项就可诊断 :①典型的症状 (如胸部不适 ) ;②酶活性增高 ;③典型心电图(ECG)改变。此标准简单明了 ,很快被全球应用。此标准提出至今已近 30年 ,在诊断技术上此后有很大变化 ,尤其是酶学测定 ,例如 :谷草转氨酶、α 羟丁酸脱氢酶、γ转酰基磷酸转肽酶、丙酮脱氨酶等既不敏感、又不特异 ,已废弃不用。当时提出的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动态变化 ,但随后发现前两者的同工酶 (MB)的诊断价值比总…  相似文献   
3.
4.
杂种狗15只,利用气囊导管阻塞冠状动脉血流,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用ART-EPX-1200晚电位分析系统,分别记录术前,血流阻断即刻,阻断后15分,30分钟,1小时,2小时的心室晚电位改变。结QRS_T,D_(40)时限在冠脉血流阻断即刻即开始增宽,V_(20)电压降低,这些改变在15分钟即和术前改变差别显著(P<0.05),30分钟达高峰,1小时后开始恢复,2小时后恢复到术前水平。有持续性室速者上述参数比无室速者改变更明显。结果表明心肌梗塞极早期亦发生有意义的心室晚电位改变。这些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值得重视的aVR导联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100年之前,临床心电图学之父Einthoven首先提出等边三角理论,并由此创用心电图I、Ⅱ、Ⅲ标准导联。此后,Wilson又创用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即aVR、aVL、aVF,形成六轴导联体系,延用至今。在这六轴系统中,位于额面右上方位的探查电极只有aVR导联,其负极置于左下30°处,位于I和Ⅱ导联之间。这一导联当时设置时是具有其特殊意义的,但以后由于胸导联的出现和普遍重视I、Ⅱ导联,aVR导联常被疏忽。其实,aVR导联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值得复习。一、对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心脏在胸腔中,可由于各种原因而转位。例如在顺钟向与逆钟向转位时,由于膈…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无P-R间期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秉贤 《心电学杂志》2006,25(3):147-147
典型的预激综合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有的可无P—R间期,对这类病例国内部分学者尚认识不足。由于预激综合征射频导管消融疗效十分肯定,因而对其正确诊断甚为重要。为此,作者曾作阐述。但有人撰文认为预激综合征无P—R间期是不可能的。因而有必要进一步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二甲双胍(metformin)临床应用已50年,久经考验至今,已公认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甲类一线药物。它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不增加食欲和体质量,禁忌证很少。早期糖代谢异常者及时应用,有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而对正常血糖者几乎无影响,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很小。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从而减少肝糖输出,使内源性葡萄糖减少,并能降低肠道对  相似文献   
8.
现已明确:吸烟、肥胖、不运动、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增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若能及早防治,心血管病就可不发或晚发。这些“危险因素”是可逆的,预防这些“危险因素”应从小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起防病意识,这可终身受益。防病意识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素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已证实,防病意识强的人民.心血管病发病就少,否则就多。心血管病的发生,还有许多不可逆的因素,例如:遗传、年龄、性别和种族,但若从小注意预防,这些不可能的因素起的作用就小,否则影响就大,致病可提前、可加重。有了血管病之后.预防意识仍然不能放松,俗话说:“一分治疗,三分修养”,就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已用了“好药”,就放任自己。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和坚持预防,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治疗也可能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住院患者维吾尔族和汉族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特点。方法来自内科住院病人219例,均进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运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对维吾尔族、汉族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的影响。结果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组体重和腰臀比大于维吾尔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胰岛素抵抗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组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大于汉族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体质指数明显高于汉族人群,即非胰岛素抵抗组维吾尔族高于汉族(26.84±4.19 vs25.52±3.19)kg/m2,(P0.05),胰岛素抵抗组维吾尔族高于汉族(27.77±3.60 vs 26.09±3.68)kg/m2(P0.05)。多个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乌鲁木齐市住院患者胰岛素抵抗人群中,维吾尔族以肥胖为主,汉族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52岁,无症状,男性。做常规ECG时发现RBBB,病人除年龄、性别外无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病人半年前做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