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综合类   104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番茄中游离氨基酸总量预测模型。从一至三穗成熟果实中共采集番茄108个,其中84个做校正集,24个做验证集。从数据归一化、数据格式、数据平滑几个方面选择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确定最佳方法为:"Mean Centering"+"Second derivative"+"Norris derivative filter"。将全波数范围(40000~11000)cm~(-1)划分为70个区间,得到最佳建模区间组合为9,10,17,56,57,61。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测模型,得到相关评价指标R、RMSEC、RMSEP及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0.936、6.72μg/100g、7.15μg/100g和92.5%。评价指标及对验证集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用来实现对番茄中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无损、快速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基质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根系生长和根际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基质培茄子氮磷钾养分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质槽栽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以前期试验得到的基质配方沙子:炉渣:菇渣=6:3:1(体积比)为栽培基质,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以目标产量施肥量(目标产量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基质中速效养分含量)/化肥利用率)设定100%施肥量(F4),在此基础上,分别减少60%(F1)、40%(F2)、20%(F3)及增加20%(F5)和40%(F6)施肥量,研究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根系发育和根际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茄子单株产量随氮磷钾用量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较CK增产幅度为101.1%—212.9%,F3处理下单株产量最高,比CK高212.9%(P<0.05)。根际基质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次为放线菌,真菌较少。定植90 d后,随氮磷钾施用量增加,茄子根际基质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逐渐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3处理下均较高,高氮磷钾处理(F4、F5和F6)下脲酶活性较高;根系活力、根系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F2处理下较高,分别较CK增加109.2%、49.2%和46.5%,差异显著。细菌数量与基质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磷、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细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根系活力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根系活力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系活力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沙子:炉渣:菇渣=6:3:1(体积比)的栽培基质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的适宜氮磷钾用量分别为N 180.6 kg·hm-2、P2O5 212.1 kg·hm-2、K2O 434.9 kg·hm-2,依此量施肥有利于茄子产量、根系活力和基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提高,可为茄子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岛屿组成,以山区地形为主,南北纵向延伸较长,地处北纬20&#176;-46&#176;之间,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多数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冬季温晴,但是北部和临日本海一侧较冷,春秋季节日照条件较好。雨水充足,全年分布均匀,降雨量约在900mm-3000mm。日本农业用地面积约为480万公顷,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2.8%(2003年),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9%。  相似文献   
4.
选择尿素、硫酸铵、磷酸氢二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钙共五种化肥进行不同种类和氮磷钾配比组合,比较其水溶液和土壤浸提液的EC和pH,结果表明不同化肥组合在水中和土壤中其EC和pH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土壤溶液中,处理9的EC最高,处理4最低,相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处理EC显著高于以尿素为氮源的处理,但以尿素为氮源的处理pH要高于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处理,与处理1相比,当提高氮、磷或钾的配比时,前者的pH升高,后者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在黄瓜定植后的不同时期分别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取土样并测定土壤中的无机阴离子含量,研究膜下滴灌方式下无机阴离子NO3-、SO42-和Cl-在土壤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追肥时期,土壤中NO3-、SO42-和Cl-呈上升趋势,定植后40天测得土壤各层阴离子含量为整个生长期最高。定植40天以后不再向土壤中追施肥料,不同土层中的阴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垂直方向,NO3-较快,最终3个土层中的NO3-含量基本相同;SO42-和Cl-开始下降幅度大,后变得缓慢。水平方向,距离滴头较远(10~15cm)土层中的阴离子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黄瓜根际土壤筛选的、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证明有效的3株枯萎病拮抗菌DS-1、SG-126和Q-2接种日光温室连作黄瓜土壤,进一步研究对枯萎病防效、植株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均能提高黄瓜对枯萎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率,细菌DS-1、放线菌SG-126和细菌Q-2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分别为51.43%、42.86%和37.50%;DS-1和SG-126能显著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Q-2效果较差;接种拮抗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瓜叶片保护酶(SOD、CAT、PPO和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漏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光温室黄瓜幼苗不同根区温度的处理[适温(CK)21~23℃、亚适温14~16℃、低温8~10℃],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的黄瓜幼苗,①根系中N、P、K、Mg的含量增加,而Ca、Fe、Mn、Cu、Zn的含量降低;②茎中N、K、Ca、Mg、Fe的含量增加,而P、Mn、Cu、Zn的含量降低;③叶片中K的含量增加,而N、P、Ca、Mg、Fe、Mn、Cu、Zn的含量降低。津春3号(J3)比津春2号(J2)在维持矿质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上表现出一些较强的根系耐低温胁迫的能力;④根系体积、吸收面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都增加。降低根区温度虽然增加了黄瓜幼苗一些元素的含量,但同时也使叶片中除K以外的其它元素含量都降低。降低含量的元素作为限制性因子最终还会阻碍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这些结论为低温季节日光温室中黄瓜品种的合理选择和更好地改善根区温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绿源”牌有机肥(生态有机肥)不同混配基质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有机肥、蛭石、草炭按1:1:1或生态有机肥、蛭石按1:1组配明显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株高、茎粗增大,叶片数增多,光合作用增强,开花座果期提早,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提高。生态有机肥与河砂、炉渣组配有利于提高辣椒果实的Vc含量。全部以生态有机肥作为基质栽培辣椒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抑制作物生长,使栽培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提高盐胁迫下农作物的产量,研究提高植物抗盐性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提高植物抗盐性的一些措施,包括培育抗盐作物和品种、利用Ca或微量元素、抗盐剂和植物激素以及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地膜覆盖等其它措施,以期为植物抗盐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50%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50%条件下,对番茄生长、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而下降,进而表现为番茄株高和茎粗随之降低。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30 d后,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NR、GS和GOGAT活性均低于尿素处理,Chla、Chlb、Car含量和Pn无显著差异;定植60 d和90 d后,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所有指标均高于尿素,且定植60 d后,在减氮30%条件下,其叶片中Chla、Chlb、Car含量、Pn及NR、GS和GOGAT活性与100%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番茄株高和茎粗长势良好。综上所述,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在番茄生长中后期养分释放规律与番茄需肥规律基本一致,能促进光合色素合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更有利于番茄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