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化学工业   2篇
能源动力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将配电网的运行综合评价指标的求解视为最优化问题,其中电网的安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等单一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电网的经济性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最后根据拉格朗日函数理论建立以经济性量纲描述的综合评价指标。同时,考虑到上述理论在实践中应用,通过设定电网运行基准状态,利用归一化的手段提出一种在实际应用简单方便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中,电网调度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日常电网运行的稳定安全情况.近年来,各类电网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及经济财产的损失,但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事故演习软件的开发.本文利用软件考核并提高调度人员处理电网异常情况的能力,通过对日常发生的事故案例的收集、查询、选择、再现的方式来模拟;通过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法则来评判调度人员解决事故的有效性,并对每一步决策进行最优诱导,最终给出演习报告.  相似文献   
3.
随着配电网中馈线之间联络点的不断增多以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合环倒负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配电网馈线间的合环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配电网合环潮流分析的算法;并针对上海220 kV电网分区运行的特点,分析了10 kV配电网在相同220 kV分区与不同220 kV分区条件下合环倒负荷的不同特性,提出不同的环流控制方法,为调度部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事故处理中紧急负荷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其经济运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电力网络方程中引入了支路电流,建立了支路电流和节点电压作为变量的电力网络方程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支路电流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网络损耗最小优化模型,模型的目标是求解出经济性最优的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仿真计算表明模型是有效的,同时为电力部门安排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浩斌 《供用电》2010,27(4):37-39
110kV变电站环进环出接线方式被普遍推行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接线方式,变电站运行情况发生了变化,其规律需要认知和适应。分析了环进环出变电站的优缺点、接线方式以及保护配置,对环进环出变电站的调度运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配电网故障时最大限度地对重要负荷供电,提出了分布式电源的孤岛划分模型,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相结合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孤岛划分;接着建立了以开关操作次数最少及故障后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故障恢复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了归一化及线性加权处理,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故障恢复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采用IEEE33节点配电网进行孤岛划分,并对配电网中不同位置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孤岛运行和网络重构,最大限度地恢复了网络供电,从而验证了孤岛划分模型和故障恢复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防止合环操作而引起的线路过载或继电保护误动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戴维南等值的合环稳态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实时测量的负荷节点电压、电流相量,以戴维南定理为基础,将整个系统简化为两节点系统,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稳态电流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引入负荷分支系数,将不同分布类型的分支负荷等值为相应的负荷阻抗,修正负荷等效阻抗,以消除配电网分支负荷分布对合环稳态电流计算的影响,使得合环稳态电流计算更加准确.上海某电网的实际计算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的故障诊断与自愈对于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提出了智能配电网故障诊断与自愈的系统架构,并分析了这种保护系统架构的优点与长处,同时提出了实现此种保护原理对先进馈线终端装置(FTU)的功能需求。进而提出了面保护故障处理原理,包含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故障恢复等三个部分。最后,经现场运行测试,验证了所提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配电网的建设与管理方面,现有的技术路径和管理模式还无法将业务链、数据链和图块链融合贯通,导致各业务环节难以贯通融合、海量数据组织难度大和拓扑电系图精准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聚焦电网一张图建设,打通业务流程,实现"三链融合",按业务逻辑组织海量数据形成数据资产,从而形成一张精准拓扑电系图。同时结合以图为核心的各类应用,提升了基层供电公司数字资产交付和管理能力,从而以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5种不同石墨烯微片(GNP)的聚丙烯(PP)/GNP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和导电导热等性能测试研究了GNP的尺寸和含量对PP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厚度的GNP片径越大,片层间的接触面积也越大,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越好;同一片径的GNP,片层薄的在PP基体中的剥离程度和分散程度好,相应的PP/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好;而且GNP含量的改变对PG-100、PG-030和PG-G5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PG 030导电网络最先形成,渗流阈值最低,而PG-G5在高含量时导电和导热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