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厂汽轮机冷凝器污垢自动清洗及其传热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调查实例强调了保持传热面清洁的重要性 ,通过水垢对汽轮机冷凝器传热系数影响的计算 ,论证了即使只有厚 0 .2 5mm的水垢也可以使传热系数下降3 1 .2 % ,介绍了自转塑料纽带的自动清洗防垢和传热强化的原理及其试验结果 ,并且进一步计算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可以为电厂汽轮机带来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设有开孔结构的自转清洗纽带进行了传热特性及流阻特性研究。结构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 :摩擦阻力和传热强化都随开孔面积比率的增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传热强化的幅度在 2 %— 18%之间 ,摩擦阻力系数在开孔率 18%时最大 ,其中 7#开孔比率纽带的综合性能最佳。因此 ,这种开孔结构的纽带更宜用于中低Re工况下应用 ,在 2 .0m/s以上的高流速工况下应采用高开孔率结构的纽带或螺旋带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型铸钢冷却壁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新型铸钢冷却壁肋板基本磨损后的炉役期内,即使在渣皮刚脱落时,其热面峰值温度值也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当热面粘结渣皮厚度为10mm时,其热面最高温度值只比铜冷却壁高28℃,并且渣皮愈厚相差愈小,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凝汽器管内水垢的自动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火电厂的调查结果,认为管内水垢严重影响了凝汽器的运行效率;分别对自动清洗技术的清洗功能和强化传热能力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污垢厚度对真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降膜蒸发器加热管中传热效率与结垢问题,提出了一种降膜蒸发管内插往复螺旋强化传热技术,强化管内插螺旋运动与管壁碰撞过程。实验研究内插螺旋的结构参数、螺旋往复行程,以及热通量、蒸发压力以及溶液喷淋密度等工艺参数对降膜蒸发过程传热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技术的除垢防垢性能及传热性能优于空管及单纯的内插螺旋性能,在螺旋外径d=30 mm、螺距f=45 mm、丝径e=1.8 mm、往复行程H=100 mm时,其传热系数分别是空管和单纯的内插螺旋的2.08和1.26倍。通过对管内蒸发侧传热系数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与热通量、蒸发压力以及溶液喷淋密度相关的降膜蒸发传热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6.
电厂凝汽器污垢自动清洗纽带的阻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压力降试验,指出了自转清洗纽带开孔对流体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了阻力系数,提出了奄厂凝汽器中自转清洗纽带开孔面积比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管内插螺旋阻垢性能及阻垢机理,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速下换热管内插三种螺旋对污垢热阻、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同时从微观角度,对污垢粒径、孔隙率进行量化表征得到污垢微观结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流速增大内插螺旋污垢热阻渐进值最大降幅为63%,传热系数稳定值较未结垢时均降低20%以上,且节距为20 mm的内插螺旋具有最好的除垢性能;污垢从近壁面区到表面区粒径、孔隙率逐渐升高,污垢层间具有明显晶型过渡特征;污垢层表面区与过渡区孔隙率随流速增大进一步增大,内插螺旋流场特征改变污垢内部结构是阻垢性能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冷冻水冷器各传热管的冷却水量分布不均匀使其冷却效率普遍较低。本简要评述了目前常用分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池式均布筛板理论,并且进行了模拟试验和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均布技术的关键参数是筛板上的积水池深度,达到125mm以上时,冷却水分布的整体均匀度可达85%以上,可以较好地解决现有设备普遍存在的不均布问题。这种均布技术简单可行,设计方法也十分简便,可以较方便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斜齿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动力矩强化为目标结构设计的短管加热室,能够在低流速(0.6m/s左右)下实现加热管(¢38×3×2000或¢32×3×2000)的自动清洗防垢;传热系数得以成倍强化,循环母液的进出口温差提高值达到自然循环推动力要求的3℃以上,并且阻力在5000Pa以下。以自然循环推动力强化为目标进行沸腾室结构设计,自然循环推动力可以达到1000Pa以上,足以保证取消强制循环泵后加热室自动清洗防垢的自然循环推动力需要。因此,这种新型结构能够成功地解决蒸发器周期性停车清洗和循环泵高电耗两大问题,实现高产、节能、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工业中使用的水冷器大多为列管式传热设备。实际运行的管内冷却水流速一般在0.5~0.8m/s范围,容易结水垢.效率低下。本文研究的旋流轴承强化的塑料扭带技术.可以在1.0m/s以下较低流速的管内实行自动清洗防垢,又强化冷却,并且流体阻力不大,结构简单,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