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虹  刘娟芳 《工业加热》2009,38(3):43-46
为研究脉动流体对强化换热的影响,设计Helmholtz共振腔并分别在加装和不加装共振腔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水流经共振腔后变成了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过单管换热器后强化了换热,在一定的共振腔参数的配合下,换热系数提高约10%~40%。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验的方法分析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试验中,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流经单管换热器被加热,试验测量了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结果发现加装Helmholtz共振腔后换热管的换热系数可以提高10%~40%。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全数字锁相环的自适应低通滤波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输入信号经整形后产生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经FPGA实现的全数字锁相环锁相同步倍频后,再将同步倍频信号输入到开关电容滤波器MAX295的时钟输入端,通过该时钟信号来控制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从而实现滤波器频率的自动跟踪。介绍了系统设计原理,详细分析了FPGA实现全数字锁相环和锁相倍频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实现1 kHz至50 kHz的频率自跟踪倍频和滤波。  相似文献   
4.
高虹  刘娟芳 《节能技术》2009,27(2):103-106
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时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单管换热器时被加热,测量了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加装了Helmholtz共振腔时换热系数明显提高约10%~40%。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化气体性质的研究,常常将其作为理想气体处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为研究实际气体的微观性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从微观的角度对实际气体与其理想气体模型的压力、分子速度分布、能量和温度涨落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即使对单原子分子气体氩气而言,其性质比较接近理想气体,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血管内球囊阻断术(EBO)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血管阻断平面以下外科手术中致命性大出血,确保在基本无血视野下安全手术。该方法可直接阻断创伤及手术部位主要血供来源,迅速降低靶区血流灌注压力,达到显著减少出血的目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最重要的是,阻断为暂时性,解除阻断后立即恢复血流灌注,术后并发症少,对全身循环系统及脏器功能损伤较小。该文就EBO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冷喷涂制备锂离子电池硅(Si)基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探究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结合特性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涂覆和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利用剥离强度试验测试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充放电前后电极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2种电极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观察单颗粒子沉积形貌,研究硅颗粒的沉积特性。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分别研究电极的循环性能和动力学特性。结果 在相同剥离条件下,Si–喷涂样品结合强度高,且剥离现象出现较晚,Si–喷涂样品的平均载荷为2.04 N,大于Si–涂覆样品的平均载荷(1.51 N)。Si–涂覆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贴合度较差,铜箔与涂层以及涂层材料内部均存在大量的孔隙结构,Si–喷涂电极活性材料均匀沉积于铜箔表面簇状的缝隙中,涂层较薄,未能覆盖簇状凸起。硅颗粒无法连续沉积形成较厚的涂层,仅以嵌入的方式沉积于铜箔表面。Si–涂覆电极循环200次后,容量仅剩51 mAh/g,而Si–喷涂电极循环200次后,容量高达240 mAh/g。Si–喷涂电极的Rct比Si–涂覆小,说明Si–喷涂电极的嵌入式结构利于电荷的转移。Si–涂覆电极的锂离子扩...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纵向非单调缺失数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估计问题,基于二次推断函数提出了回归系数和基准函数的广义经验似然比函数,得到了相应的极大经验似然估计。证明了所提出的经验对数似然比渐近于卡方分布,由此构造了相应的置信域和逐点置信区间,模拟研究比较了广义经验似然与正态逼近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时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单管换热器时被加热,测量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加装了Helmholtz共振腔时换热系数明显提高约10%~4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