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抚顺市的一个农业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清原县1990年—2016年农业资源环境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人口、富裕度、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压力影响驱动的规律。结果表明:人类社会活动多因素综合影响清原县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类似Kuznets曲线正在逐渐形成;最后,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多角度统筹决策,以期合理保护环境与利用资源,达到缓解和减少人类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影响河流健康的各方面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对浑河上游河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上游河段健康评价平均值为2.914,属于亚健康等级,与常规的集对分析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验证了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鉴于研究区段位于浑河源头上段,承载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对该河段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水系连通是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研究水系连通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南西部多水源连通(黄河、长江、玉符河、小清河、玉清湖水库)交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定量分析1988-2014年研究区水系连通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88-2014年,济西多水源连通交汇区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减少了7.76、3.26和4.77 km~2,水域和草地分别增加了9.77和6.03 km~2;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经历了以林地转化为主导和以耕地转化为主导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土地利用的稳定性较差,后一阶段土地利用的稳定性有所提升; 1988-2014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由9.04×10~8元增至15.01×10~8元,说明当地生态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复杂。济西湿地是研究区生态质量提高的关键,湿地的修复与建设既是水系连通的成果,又是水系连通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刘玉玉  周典 《华中建筑》2014,(11):100-10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关中地区北部,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村落建设开始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忽略了对生态承载力的分析,缺少科学的人居环境规划方法指导,粗放式的村落建设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该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域特点对限制因子法进行改良,提出了该区域村落生态承载力分析的有效、可行方案,并且在绘制生态承载力分布图的基础上对村落的拆迁、合并以及绿色村落规划方法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亚健康高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生态承载力成为影响人居环境规划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人居环境规划研究显得尤为紧迫,该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脱羧莫西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菲罗门Gemini-NX C_(18)(4.6 mm×250 mm,5μm),以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甲醇=70:30为流动相;280 nm作为检测波长;流速1.0 m L/min;柱温40℃。结果:脱羧莫西沙星的进样浓度在0.217 5~1.087 5μg/m L(r=0.998 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102.79%,RSD为1.62%(n=9)。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来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脱羧莫西沙星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山东省沿黄地区农业适水发展情况,从水资源承载力—农业用水水平—水资源与农业协调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山东省沿黄农业适水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推理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现状年农业适水状况和2013~2021年农业适水能力动态变化,并提出短期最佳提升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适水评价得分为46.64,其中大部分城市处于勉强适水和轻度不适水状态,仅有济南、滨州为Ⅱ级良好适水;水资源承载力是农业适水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增加水资源承载力是提升研究区及济南、淄博、聊城、滨州、济宁等市的农业适水能力的最优方向;2013~2021年农业适水指数呈现曲折上升趋势,整体农业适水水平向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期权定价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以二叉树图法最为直观与简单,它是标的资产价格连续时间模型的一种离散形式.从Kamiad B.开始又出现了许多对三叉树定价的研究,基于标的资产价格出现的不同可能性,本文对四叉树图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以一种特殊情况的四叉树为例证明了四叉树的期权定价并不是对所有的情况都成立.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挖掘知识基础与研究热点,基于1985—2020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数量分为缓慢增长、波动增长、稳定增长3个阶段,引文量逐年上升,反映该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涉及多门学科,为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路和手段。Journal of Hydrology、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Hydrological Processes在该领域载文数量排名前3;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发文作者多且分散,在研究时段内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Chunmiao Zheng(郑春苗)教授;中国科学院、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等机构影响力较大。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较单一的地下水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陆地-水域生态系统的水体交互作用对各因素的响应研究。研究热点为:热追踪定量探究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的作用与强度;研发或改进数值模型对作用界面及不同研究对象水体交互作用进行模拟;探究水循环驱动下地表水 地下水交互作用对人类活动及气候系统等的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过程的响应。未来将注重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的多尺度多学科交叉研究,增强团队间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水资源承载力分类评价的高维和非线性问题,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分类评价模型的精确性,提出改进的投影寻踪方法——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该模型中的密度窗宽R进行改进,推导得出密度窗宽的合理取值,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济宁市201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建立灰色GM(1,1)模型,对济宁市2019—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济宁市2010—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Ⅲ级,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预测济宁市2019—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为Ⅱ级,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总体保持良好态势。通过分析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提升该市水资源承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