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温敏药物缓释栓塞剂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5只,以自组包载“碘海醇”温敏缓释剂泊洛沙姆407(Pluronic F 127)行肝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4周,定期复查肝功能、DSA、CT及动物处死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一过性增高, 2周后恢复正常。术后即刻行肝动脉DSA造影,见栓塞区段以下分支完全性闭塞;4周复查造影显示栓塞小动脉未显示再通;术后1 ~ 2周CT复查可见栓塞区出现肝实质液化性梗死灶,4周仍见斑点状坏死灶。栓塞区高密度对比剂CT值随时间逐渐下降,持续时间达4周,并从中心区向边缘扩散。术后即刻行肝、肺病理检查见栓塞区肝动脉段一下分支被栓塞剂完全充填,肝窦内及门静脉肝静脉内未见栓塞剂,双肺动脉各级分支内未见栓塞剂;术后3 d,1、2、4周见窦前小动脉有条絮状栓塞剂和血栓混合物;肝小叶结构完全消失,周围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   温敏药物缓释栓塞剂在体温下快速形成固态,达到末梢动脉栓塞的效果,同时药物缓释持续时间达4周,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