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介绍了内燃机车冷却装置设计概述,详细叙述了安装于某新型内燃机车上冷却装置的设计与分析过程。设计过程基于CREO2.0环境下的TOP-DOWN设计理念,有利于进行全局控制,提高了设计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通过不断完善的骨架模型自顶向下建立了整个冷却装置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在冷却装置的结构模型确定后,通过ANSYS workbench 14.0软件对冷却装置钢结构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强度分析,验证了该新型冷却装置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汽轮机叶片型面结构以及砂带磨削特点,对叶片磨削运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机床的控制运动轴,讨论并选择了可行的机床结构配置方案,进行了六轴联动汽轮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的整机结构设计,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床关键的基础件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和相应的结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出口沙特的SDD17型内燃机车研制中,需要攻克的高温环境下机车冷却能力的耐高温专项,以及特强风沙下柴油机进气空气滤清系统的防风沙专项,展开综合分析.介绍了机车冷却系统、空气滤清系统方案的设计思路、技术方案、系统原理,以及装车、试验、考核、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HXN5B型调车机车设计中发现,采用较高增压比的R12V280ZJ型柴油机后,低温冷却系统的散热量急剧增加。由于机车对辅助系统重量、功率及占用空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辅助系统的核心——冷却系统以传统的冷却模式来满足机车总体性能及布置要求已无可能。介绍了新型冷却模式的研究思路、设计过程及机车冷却能力考核结果,并进行了技术性能指标比较及推广运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