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调节.方法酶消化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α-actin及电镜鉴定SMC后,取3~5代SMC用IL-1β诱导iNOS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通过RT-PCR观察NO调节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氨基胍抑制IL-1β诱导的SMC表达iNOS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MMP-2 mRNA表达,但对MMP-9的表达无  相似文献   
2.
3.
鄂北七尖峰岩体由外带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带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内带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具有由外而内幕式侵位的特点。通过对七尖峰岩体南端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141±0.98)Ma(MSWD=2.6),为七尖峰岩体提供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通过分析对比桐柏—大别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时代、背景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七尖峰岩体为~141 Ma加厚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侵位而成,而岩体分带的特点为同一岩浆房不同期次幕式侵位的结果;岩体侵位可能是导致环七尖峰岩体众多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成矿过程中,岩体的主要贡献是提供热源、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携载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hTIM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以及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质粒pTrack-CMV-hTIMP-2共转化BJ5183受体菌并在其中发生同源重组,利用重组前后抗性的改变筛选出重组子,重组腺病毒质粒AdhTIMP-2经过293细胞的包装,扩增和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检测hTIMP-2的mRNA.收集细胞上清,进行Western杂交检测TIMP-2蛋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上扬子地层区震旦纪陡山沱组分布较为广泛,但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又是磷、铅、锌、银钒、锰矿等矿产的重要产出层位,由于上述矿产具有明显层控性,而含矿岩系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又发生相变,这给找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更有效地开展该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成矿专属性研究和矿产普查、勘察等,迫切需要统一划分陡山沱组段级岩石地层单位。为此,通过项目研究成果,拟对区内陡山沱组作四段划分,并赋予各段相关内容,以便更好掌握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时空存在状况和发展演化规律,为开展地质找矿、部署普查和勘察工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鄂西南来凤地区志留纪纱帽组碎屑岩样品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其物源区及构造背景特征.粉砂岩中SiO2含量由下至上有降低趋势,TFe2 O3+MgO含量相对较高,K2 O/Na2 O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三峰四谷一平坦型".REE配分模式图显示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较大,δ...  相似文献   
7.
以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为指导,采用大地构造相研究方法,以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客观物质记录为基础,通过研究各类岩石构造组合的存在状态和空间组合,建立大地构造相时空结构,分析主期造山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转换和定位的洋、陆构造格局,将湖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2个一级、7个二级和17个三级构造单元及3个造山后上叠三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近似人体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后内漏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采用6只犬,以牛颈静脉间置法或前壁补片的方法形成保留腰动脉的肾下型AAA,经髂动脉行AAA EVE,术中采用修剪人造血管和改变支架附着点的方法形成内漏.结果血管造影示6只犬动脉瘤形态良好,5只犬形成了即时性内漏,内漏来自近端返流,也有远端返流.结论通过移植物释放位置的变化可以模拟出与人体EVE后相似的即时性内漏,以供血流动力学和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漏状态下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方法通过建立犬AAA EVE后内漏模型,测定内漏存在前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结果内漏状态下瘤腔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而内漏封闭后压力显著下降,且曲线平直.结论瘤腔内压力曲线可作为评估EVE后瘤壁所受负荷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内漏存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血流动力学因素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以及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临床常见典型形态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断层图像序列,重建出三维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分析计算机模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的血液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①单破口型夹层假腔压强持续高于真腔压强,呈现“吹气球”效应;②当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真腔受压狭窄时,真腔内压强将低于假腔内压强,夹层真腔内血流流线也会出现部分中断;③夹层撕破口附近的动脉管壁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可出现失衡现象。结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压强失衡可导致假腔持续扩张、压迫真腔。夹层管壁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慢性期B型夹层破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