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内燃机采用增压中冷技术,由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功率,改善发动机热负荷,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污染,因而被广泛采用。根据粗略统计,目前在增压柴油机中,采用中冷技术的已占增压机型的70%以上,并且大有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车用增压中冷发动机中,作为增压系统中重要部件的中冷器,对其进行深层次地换热机理的研究,优化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等各项指标日臻完善。增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增压中冷已成为重要手段。同样,车用发动机增压中冷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增压中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冷器冷却元件的结构和工艺的进步,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性,防止发动机中低速工况进气反喷,改善发动机中低速性能和分析其应用的现实意义,对试验用单向阀的结构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对装单向阀和未装单向阀的发动机性能进行比较,证明此项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根据凸轮升程数据求取气门理论运动规律的计算方法。由于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摇臂比是变化的,为提高计算精度,采取了3项措施:根据凸轮升程数据求取气门理论升程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将从动件的升程曲线分为缓冲段和工作段分别进行曲线拟合;将最优化计算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对工作段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精度高,函数表达式简单、直观,便于分析气门运动规律和凸轮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凸轮0°CaA基准线位置X1和0升程基准线位置X2为设计变量,以凸轮各实测点的升程误差Ri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用最优化设计方法分析配气凸轮升程误差。通过实际计算表明:与"敏感点法"相比,用最优化设计方法求取的凸轮升程误差可准确地反映凸轮轮廓形状,使凸轮误差精度最大可提高37.9%。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性,防止发动机中低速工况进气反喷,改善发动机中低速性能和分析其应用的现实意义,对试验用单向阀的结构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对装单向阀和未装单向阀的发动机性能进行比较,证明此项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舌形挡板VGT自动调节系统的设计、计算与试验.这个系统根据增压发动机的转速和增压压力,通过微处理机和执行机构,对舌形挡板的位置按分步模型进行自动调节,配机试验表明整个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丝光机的碱液浓度和温度的电气控制方法,以及PLC和触摸屏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PLC编程和触摸屏的组态。  相似文献   
9.
设计内燃机高次多项式配气凸轮时,将最大速度点和最大加速度点确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可有效地控制加速度曲线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这种新型设计方法计算简便,可灵活地调整凸轮主要特征参数,并保持了整体式函数凸轮高阶导数连续的优点。计算表明:这种新方法设计的凸轮型线在提高凸轮升程丰满系数、改善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螺旋撑簧油环采用单刮油边结构,并去除环体上的回油孔,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环体的强度,使环体的轴向高度和径向厚度大幅度地降低.新设计的单刮油边螺旋撑簧油环在接触比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明显地改善了对气缸壁的贴合性,且油环切向弹力下降40%~50%,从而降低了摩擦阻力.试验结果表明单刮油边螺旋撑簧油环可使柴油机保持较低的机油消耗率,并使燃油消耗率降低1.3%~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