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钻铣桥塞是解决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续问题的关键技术。常规钻铣工艺通过普通油管加钻铣工具来实现,但存在工具下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问题。为此,开发了连续管磨钻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水力液压动力带动磨鞋高速旋转,对井内堵塞物进行钻磨,磨铣成细小碎屑返出,使井筒畅通,以方便进一步的返排和生产作业。2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连续管连接钻铣工具易下入水平井段,可实现边钻铣边冲砂连续施工,具有带压作业、施工周期短及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人工环境室温湿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研究高压电气设备外绝缘特性,需要人工环境室的温湿度能精确测量。本文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温湿度测量中,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以计算机为核心,配上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相应软件,对人工环境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精确测量,并将结果以图形和数字两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而且还扩展了数据存储功能,显示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温湿度测量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其功能的强大。  相似文献   
3.
在工作过程计算基础上,通过电控单体泵的电特性和供油特性分析,并利用台架试验数据建立了一台增压中冷单体泵柴油机(DDC2000)的平均值模型。在原机ECU控制下DDC2000只能按发电机特性工作在1800r/min。而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到了一张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的供油MAP,采用该MAP的ECU明显增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模型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中都能较好地仿真柴油机的响应特性,通过台架上两个点工况和一个瞬态工况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育华 《变压器》2018,55(3):58-61
介绍了一起500kV变电所35kV变压器故障情况,并通过运行情况、油色谱分析、直流电阻测试和绕组变形分析等方法对该故障进行了诊断分析,判断了故障的性质和程度。  相似文献   
5.
混合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存在的电池管理系统相对薄弱,对电池实时工作状态和一些故障很难监控.设计了适用混合电动汽车上动态均衡式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硬件系统采用MC9S12XEP100微控制器(MCU),通过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分别进行了上、下位机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安时法和Kalman两种剩余电量SOC算法的交互应用,优化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内燃机电磁驱动气门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用抛物线法对非线性磁路进行拟合,所做计算结果与实验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法除用于电磁驱动气门机构的分析外,对类似的电磁驱动器也适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内燃机进排气机构的动力特性,运用电磁理论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电磁进排气机构,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利用该机构和微电脑相联,可对内燃机进、排气过程进行优化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移动手机APP与新能源汽车的ECU之间建立通信,以达到从手机中查看ECU采集到的汽车关键工况参数的目的.文中ECU的主控制芯片采用MC9S08DZ60,ECU通过串口WiFi模块并采用WiFi-Direct模式与手机建立通信,并设计实现了ECU向手机APP端的数据传输,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通过手机实时监控自己的车辆.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这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动力源正逐渐被应用在车辆领域中。本文给出了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为动力源的电动中型客车的解决方案,主要阐述了在现有中巴车体基础上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力驱动系统进行的优化布置,并着重对车辆电力驱动系统的配置、车辆控制系统及蓄电池的管理系统作了详细论述。文章最后给出了车辆的道路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和运行情况,指出线路型无间隙避雷器主要悬挂于线路两端及进出变电站的第一个塔上,用于提高整条线路的绝缘水平;也安装在进出变电站的第一个杆塔,减少入侵雷的幅值。线路型带串联间隙避雷器主要悬挂于雷击多发区的输电杆塔上,保护线路绝缘子串免受雷电过电压引起的雷击闪络。检测主要采用泄漏电流监测、红外测温及紫外成像等方法;测量无间隙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即全电流分量及其阻性分量,是带电测试线路型无间隙避雷器的主要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结合红外测温、紫外成像方法对避雷器进行监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线路型带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加装故障指示器为可能出现故障的避雷器提供标示,但应结合停电试验结果对避雷器的质量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使用线路避雷器时应注意准确地选择保护范围、安装点及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