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9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多重富集低 NOx 煤粉燃烧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初步阐述了这种燃烧器的低负荷稳燃和低 NOx 排放原理 ,并进行了一系列冷态模化实验 ,研究了燃烧器结构和气流等因素对这种燃烧器性能 ,即浓淡风比、阻力系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档块间开度对燃烧器阻力损失影响显著 ,开度增加可使燃烧器阻力损失降低 ,浓淡风比减小 ,但双档块开度过多 ,会使加粉时煤粉气流的浓淡分离效果变差 ;浓淡风比受燃烧器浓淡侧阻力平衡决定 ,为此 ,必须在浓侧设置阻力调节器 ,满足阻力特性和风量平衡的多重要求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优化的燃烧器结构 .  相似文献   
2.
煤粉燃烧器的分级浓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次风的浓缩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燃和降低NOx排放,是煤粉燃烧器一个主要任务。介绍浓淡燃烧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对燃烧器的浓缩过程的分级解析,说明分级浓缩是提高煤粉浓度的有效方法。有效的第1级浓缩增大了煤粉的输送浓度,进而可改善第2级浓缩.提高燃烧区的煤粉空间浓度。讨论了第1级和第2级浓缩对燃烧器性能的不同影响,说明了第2级浓缩的重要性和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并提出煤粉燃烧器的第2级浓缩和其后的一、二次风的配合是保证燃烧器性能的关键,也是未来煤粉燃烧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论述炉膛水冷壁管高温腐蚀原因和状况,论证高温腐蚀的还原性气氛氛围及其产生条件,提出解决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大容量锅炉四角切圆燃烧时的烟温偏差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烟温偏差的基本情况,剖析了产生烟温偏差的原因,提出了炉内存在向上倾斜的四股射流火焰是大容量锅炉烟温偏差增大的根本原因和减少烟温偏差的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把型煤作为民用燃料使用,象民用的煤球、蜂窝煤饼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在工业上,冶金、化工等行业所用的型煤,象型焦、碳化煤球等,也已得到广泛采用。然而,把煤末压成型煤直接供蒸汽机车锅炉和工业锅炉作为燃料使用的研究和试验,因未曾得到严格而完整的实验数据,致使推广直接燃烧工业型煤的技术进展缓慢。为对层燃炉燃烧型煤作出热工、污染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确定进行鉴定性煤种对比燃烧试验和研究,试验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7.
应用颗粒动态分析仪测定了富集型煤粉燃烧器浓股出口加置锯齿型稳燃器前后的三维湍流速度场.试验结果表明,加置锯齿型稳燃器后,浓股气流在喷口附近的出口速度在三维方向上皆呈明显的波浪形分布,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都有所增大,轴向平均速度衰减迅速,轴向脉动速度衰减延迟,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的脉动明显增强.试验说明,锯齿型出口结构改善了喷口附近的气固流场,增大煤粉颗粒的局部空间浓度,增强气固混合,可以提高燃烧器着火稳燃和低NOx排放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预燃室中煤粉火焰稳定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煤粉火焰稳定的原则应该是:合理组织气固两相的煤粉气流使煤粉迅速进入燃烧室中的高温和有合适氧浓度的区域,并使煤粉和携带它的气体局部分离,形成局部集中的高煤粉浓度又有高温和合适氧浓度的煤粉着火有利区。这是燃烧设备中保持煤粉火焰稳定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现已广泛应用的旋流式煤粉预燃室和某些其他煤粉燃烧设备已由实验和数值分析证实了这个使煤粉火焰稳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在煤粉燃烧器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方面存在的若干误区,如偏异体热源轻自身热源,过分强调入炉前一次风浓淡分离效果,过度依赖低NOx燃烧器等.讨论分析了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其结果可为我国煤粉燃烧器及其燃烧系统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广西火电厂动力用煤多为高灰份、高硫份、高水份、低热值、低挥发份的所谓“三高二低”的劣质烟煤,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每年必须消耗大量的轻柴油用于点火及助燃。为节约点火与电网调峰用油,广西电力试验研究所和广西柳州电厂于1982年共同研制了两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