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6篇
能源动力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体质量 ≤ 8 kg小儿动脉导管末闭(PDA)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1年5月—2013年8月确诊为PDA的102例体质量均 ≤ 8 kg患儿,通过经皮封堵术介入治疗,6 min后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 h、1、3、6个月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2例患儿中漏斗型58例,管型39例,窗型1例,不规则型4例,PDA肺动脉端最窄处直径为2 ~ 10 mm,平均(4.8 ± 1.6) mm,选择Amplatzer公司生产的蘑菇伞型封堵器25例,新型ADO?蛳 Ⅱ封堵器5例,Plug 1例,国产蘑菇伞型PDA封堵器69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2例,所选择蘑菇伞型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 ~ 16 mm。术前肺动脉平均压 ≥ 25 mmHg者87例,其中43例 ≥ 50 mmHg,封堵后10 min测量肺动脉平均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符合动力型肺动脉高压。102例患儿均治疗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低体质量PDA患儿由于自身特点有其特殊性,介入治疗存有一定风险,如果术前准备充份,术中操作谨慎、细致,封堵器选择适当,注意预防并发症发生,仍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房间隔交通,一般不引起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两心房间的分流,而无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FO的存在与反常性栓塞、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当存在房间隔膨出瘤伴发PFO时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是不可忽视的疾病,本文探讨PFO的发生、临床表现、诊断及其并发症防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导管封堵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年龄 ≥ 40岁的ASD患者75例,分为PAH组36例和无PAH组39例,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ASD大小以及术前、术后1 d、1、3个月的左心功能。心导管测肺动脉压及分流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ASD封堵术,PAH组与无PAH组年龄分别为(51.7 ± 9.3)岁和(49.3 ± 6.0)岁,ASD大小为(20.6 ± 6.8)mm和(20.6 ± 6.8)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18 ~ 42(30.8 ± 9.1)mm和9 ~ 40(27.5 ± 7.4)mm。心导管测量PAH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57.8 ± 16.0)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为26 ~ 62(37.1 ± 7.7)mmHg,无PAH组sPAP为(28.9 ± 3.9)mmHg,mPAP为10 ~ 23(15.9 ± 2.8)mmHg。其中PAH组有3例选用带孔ASD封堵器封堵。两组比较,PAH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搏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无PAH组低(P < 0.05)。PAH组导管封堵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P < 0.01),术后随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搏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增大(P < 0.05)。结论 ASD合并PAH患者左心功能损害较无PAH组更严重,介入治疗后左心功能明显好转,能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20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2 d作常规血液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变化。 结果204例患者中女146例(71.6%),男58例(28.4%),平均年龄(18.2±16.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80例(39.2%),室间隔缺损(VSD)72例(35.3%),房间隔缺损(ASD)52例(25.5%)。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计数减少率为(8.69±21.86)%(-91.6%~85.8%);7例(3.4%)血小板计数减少至(50~100)×109/L,2例(1.0%)<50×109/L;49例(24.0%)血小板计数下降≤10%,84例(41.2%)下降10%~50%,8例(3.9%)下降>50%。术后血小板计数为(226±79)×109/L,较术前(250±73)×109/L明显降低(P<0.01);PDA、ASD术后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降低(P<0.01),VSD术后虽较术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13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A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OR=1.009,95%CI 1.001~1.08,P=0.036)和封堵器直径(OR=1.257,95%CI 1.069~1.478,P=0.006)。 结论血小板减少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短期内常见并发症,PDA封堵器直径≥14 mm和ASD封堵器直径>20 mm较易发生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方法全组51例,肺动脉收缩压(84.7±13.5) (70~137) mmHg,肺动脉平均压(65.0±11.5)(42~97) mmHg,PDA最窄处直径(7.0±2.4) (3~15)mm.封堵成功后监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决定能否行永久封堵.结果除1例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未能封堵外,其他50例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46.1±14.9) (24~109)mmHg,肺动脉平均压降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大小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2000年4月—2011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5岁以下ASD患者189例,全部患儿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并完成封堵治疗,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房缺直径、心胸比值、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1年,并按缺损直径分组。结果 189例中,男性77例,女性112例,男女之比为1 ∶ 1.5,平均年龄(4.1 ± 0.9)岁(2 ~ 5岁),平均体重(17.2 ± 3.6)kg(10.0 ~ 30.0 kg),平均身高(104.9 ± 9.2)cm(77 ~ 135 cm),缺损直径5 ~ 29 mm,平均(12.6 ± 4.8)mm,体表面积矫正缺损直径为5.3 ~ 38.9 mm/m2,平均(18.0 ± 7.0)mm/m2,肺动脉收缩压15 ~ 67 mmHg,平均(41.1 ± 8.9)mmHg。159例(89.4%)患者心导管测量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均正常。ASD直径与肺动脉压力之间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5岁以下ASD患儿,心导管检查所测肺动脉压力与缺损直径无关。心导管检查过程中所测肺动脉压力可能受全麻药物氯胺酮影响,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高于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17例,左心房增大8例.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室缺.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为3~10(4.9±1.8)mm,室缺上缘距主动脉瓣下缘1~5(2.3±0.9)mm,36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出瘤,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和1例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和Terumo导丝,通过室缺建立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