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于8月20日至2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150余名院士和6700多名来自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围绕“科学发展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会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其中,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和第三届优秀博士生学术年会在第43分会场,来自全国的220多名博士后和100多名博士生参加了年会。我校博士生刘永兵、李荣、施雷庭和胡琴4名同学在年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2.
微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气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加热技术作用速度快,设备简单,灵活性高,不对储层造成任何污染,适合于开采各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了微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气藏的机理,如加热作用、造缝作用和非热效应;总结了微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气藏的实验研究成果;指出微波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气藏的3种方法:一是微波对由地面注入地层的水或盐水加热,二是微波通过直井对储层加热,使地层温度升高,三是微波通过多分支井对储层加热。  相似文献   
3.
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提出了以实践育人为根本,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周密管理为保证,形成较为完整的运行机制等观点,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有水气藏的水侵造成大量气体封存在储层中,其采收率仅为30~50%。本文从微观实验角度出发,探索注N2提高有水气藏采收率方法。在均质孔隙模型中进行N2驱天然气和水实验,气驱前沿主要表现形式为跳跃式的运移和粘性指进。实验中,平均气驱效率为68.62%。在裂缝~孔隙模型中进行N2驱天然气和水实验,N2优先选择较好的渗流通道流动,可以有效补充模型中天然气的能量,形成气体活塞,驱动裂缝中的水流动。实验中,平均气驱效率为64.63%。认为注N2开采能有效提高有水气藏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石油大会首届青年论坛是第一次为全球石油界青年举办的国际盛会,其主题是“青年与创新一石油工业的未来”。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41名青年代表、国际著名石油公司以及相关行业公司的代表共800多人参加了论坛。首届青年论坛就石油与天然气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定性的地质描述、宏观地质现象的追索、测井及地震地层的对比分析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定量化分析和微观测试的应用也已成为精细、准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更高要求。因此,21世纪的层序地层学必将向微观、定量和高精度等三个方向发展。微观方向主要包括成岩层序地层、胶结物层序地层和同位素层序地层等;定量方向主要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实验模拟等;高精度方向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高频层序地层学。同时,遗迹学、高分辨和高精度地震、高精度的测井技术、古地磁、X—衍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为现代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保证,推动层序地层研究向更深和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水合物是本世纪最具开发前景的替代能源,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我国宏观能源战略决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概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的特点和国外水合物气藏勘探项目的进展.对热激发技术、降压技术和化学试剂技术等3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着重研究了微波加热技术和CO2置换技术。微波加热技术的优点是作用速度快、设备简单、灵活性高、不会对储层造成任何污染。CO2置换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机理,不仅考虑了经济地开采资源,并且还提出了在开采后消除对海底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主要有热激化技术、井下电磁加热技术、化学试剂技术和减压技术等四种技术。只有综合运用降压技术、热激化技术,特别是井下电磁加热技术和现代钻井新技术相结合会更有效地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文章归纳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储层损害问题及其对策。同时,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布和成藏环境以及钻井特点,认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的储层损害问题有温度敏感、应力敏感、井漏井喷、井壁坍塌、井眼缩径及蠕变等,并分析了各种储层损害的原理,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气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模型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井斜角对携液的影响。但是,随着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日益增多,现有直井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斜井的携液临界流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Turner计算模型为研究基础,同时考虑井斜角的影响,根据球形液滴的受力条件,认为其在斜井井筒运动过程中不会一直沿井筒中心线上升,而是慢慢运移至油管壁,最终沿管壁向上方滑动。依据牛顿摩擦定律,计算出管壁对液滴的摩擦力,重新建立液滴受力模型,提出了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模型。最后,在Turner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修正系数表,认为修正系数与摩擦系数和井斜角有关。通过现场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定性的地质描述、宏观地质现象的追索、测井及地震地层的对比分析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定量化分析和微观测试的应用也已成为精细、准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更高要求。因此,21世纪的层序地层学必将向微观、定量和高精度等三个方向发展。微观方向主要包括成岩层序地层、胶结物层序地层和同位素层序地层等;定量方向主要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实验模拟等;高精度方向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高频层序地层学。同时,遗迹学、高分辨和高精度地震、高精度的测井技术、古地磁、X-衍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为现代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保证,推动层序地层研究向更深和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