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樊文钢 《中外能源》2013,(10):53-55
肇州油田为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低,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抽油机—深井泵举升系统进行开采,存在理论排量过大、泵效低,杆系统断、脱、偏磨现象严重,机械结构复杂,系统效率低等问题。往复式电潜柱塞泵系统主要由直线电机、配套抽油泵、变频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举升工艺驱动方式由地面转向地下,地面无可动设备,减少设备管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无杆举升克服了杆系统故障造成的检泵作业,消除了举升杆柱所需能耗。在肇413区块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电潜柱塞泵举升可以满足油井的排量需求,平均泵效达到83.1%。电潜柱塞泵举升与抽油机举升相比,理论排量下降75%以上,平均节电65%,斜井节电可达85%;单井节省投资4.4万元,单井每年可降低维护运行费用1.1万元。建议今后在低渗透油田低产井加大电潜柱塞泵应用规模。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油田已开发20多年,扶杨油层还有3.7×108t的难采储量未动用。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这部分难采储量,在州201区块开展了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开发工业化矿场试验,采用大井距、小排距矩形井网大型压裂注水开发,通过人工压裂裂缝与井网优化配置,建立有效驱动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特低渗透油层的开发配套技术,提高了单井产量和储量动用程度,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新的开发手段。统计25口采油井资料,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4.4t/d,日产油3.9t/d,采油强度0.49t/(d·m),截至2007年6月,已累计产油14866t,累计注水97153m3。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大庆外围“三低”油田已经形成了低渗透油阳酸化、压裂(包括CO2压裂)、葡扶合采、小井眼采油、提捞采油、微生物采油、吞吐采油、小排量螺杆泵采油、不热洗化学清防蜡等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为外围油田持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压裂工艺是解决扶杨油层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关键技术之一,开发整体压裂设计每一环节好坏直接影响压裂工艺成功率和效果,从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角度出发,主要围绕井网优化和地应力平面分布规律两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大庆油田开展了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目前常用的凝胶型调剖剂不能满足高温、高pH值的环境要求,现场应用效果差。本文研究了一种聚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调剖剂体系,通过实验考查了聚丙酰胺、稳定剂、温度、pH值、矿化度等因素对调剖剂性能的影响。配方体系在30~130℃条件下都能成胶,成胶时间在3~30d可控,pH值范围在7~14之间,成胶黏度为0.3×104~4.0×104mPa.s,岩心封堵率大于95%,突破压力梯度大于4MPa/m,残余阻力系数大于100。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剖剂耐高温、耐碱,封堵效果好。该调剖剂在三元试验区进行了2口井现场试验,3口见效井日产油由11.6t/d上升至28.6t/d,日增油17.0t/d;平均单井综合含水由93.1%下降至81.3%,下降11.8个百分点;中心井产液量下降较为明显,由调剖前的60.2t/d下降到34.1t/d,日产油由2.5t/d上升至3.4t/d;含水由注入初期的97.7%下降到89.9%,下降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的根据产能预测结果选择抽油机机型偏大、载荷利用率低、投资高等问题,开展了抽油机降机型试验研究.萨北油田抽油机降机型后,电机总装机功率下调了3.659 kW,平均机型降低1.3个级别,最大降低2个级别,保留38口对比井机型不变,节省投资415万元.对已投产的降机型试验井和对比井进行随机能耗测试,综合节电率达到20.4%,系统效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吨液百米耗电下降了11.8%,163口井年节约电量355.9×104 kW·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