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8篇
能源动力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兼顾电力系统多主体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储能电站优化规划方法。首先使用最优规划方法计算多主体经济性目标下的储能电站容量配置结果;然后使用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评估电网长时可靠性;而后基于经济性、可靠性及电网效益指标,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估储能电站在各节点配置效果得分,统计多种发电及负荷场景下各节点评分实现选址,并依据储能功率及容量分布函数实现储能电站容量配置。最后,通过RBTS BUS6仿真,分析所提方法与单一指标下储能规划的对比结果以及关键参数的影响机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储能技术作为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消纳能力的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但受经济性制约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推广.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逐步延伸,全寿命周期覆盖利用,有望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依据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每年至少有约30万t退役的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风-光-火-储多能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约束条件,将火电厂的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得到非线性规划方程。利用非线性自适应权重协调寻优算法的全局搜索及局部搜索能力这一特点,在包围猎物、气泡攻击及搜索猎物过程中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权重系数S1和S2,对鲸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用来求解多能系统储能电站的优化配置问题。利用IEEE33节点系统作为风-光-火-储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权重自适应鲸鱼优化算法的计算结果,储能选址在13节点,储能的配置容量为40.2 MWh,储能系统的年运行成本为1329万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储能配置策略有效抑制了多能系统中火电厂的功率波动,加入储能后火电厂功率的峰谷差下降了90.79%,有效实现了辅助调峰。对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冲击,本文提出的优化配置策略有助于储能电站的规划与建设,将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能源革命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来临,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备受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与新电池相比,退役电池(retired battery,RB)一致性差、性能离散度高、安全隐患大,并且从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簇到储能系统逐层集成过程中,上述问题会叠加、放大,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不确定性增大。为实现退役动力电池安全可靠、规模化、多场景梯次利用,研究基于RB衰退机理的特征提取及健康状态评估技术非常关键。该文基于退役电池的性能衰退规律、电池安全状态演变机理,重点对RB健康状态特征参量表征和残值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数据驱动方式以及模型驱动2个维度对提取RB特征和健康评估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基于RB衰退规律的退役电池健康状态和残值评估模型精度,对RB特征提取以及健康状态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信息架构与安防体系是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文中针对吉瓦级储能电站的信息架构与安防体系,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出展望.首先,研究了吉瓦级储能电站的通信结构以及电站监测数据的特性.其次,对现有的储能电站状态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吉瓦级储能电站状态评估技术,研究电站故障预警以及消防技术.最后,对吉瓦级储能电站信息架构与安防体系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应用的日渐成熟以及未来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带来的储能资源缺额,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发展已迫在眉睫.针对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难点,总结了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关键技术指标、集成结构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吉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共享储能因其具有能够提高储能利用率、降低总成本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够成熟的运营模式阻碍了共享储能进一步发展。为此,该文研究包括共享储能电站、运营商以及用户3个主体的运营系统,分析其运行控制以及服务定价的运营过程。首先,建立共享储能电站-用户-运营商运营模型,然后,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运行控制,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进行服务定价,并考虑每个共享储能电站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益再分配。最后,对某地区2个共享储能电站、1个运营商以及4个用户进行算例求解,对各个主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该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运营系统总成本、各个共享储能电站回本年限或各主体每天最终收益的影响程度,对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享储能因其具有能够提高储能利用率、降低总成本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够成熟的运营模式阻碍了共享储能进一步发展。为此,该文研究包括共享储能电站、运营商以及用户3个主体的运营系统,分析其运行控制以及服务定价的运营过程。首先,建立共享储能电站-用户-运营商运营模型,然后,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运行控制,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进行服务定价,并考虑每个共享储能电站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益再分配。最后,对某地区2个共享储能电站、1个运营商以及4个用户进行算例求解,对各个主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该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运营系统总成本、各个共享储能电站回本年限或各主体每天最终收益的影响程度,对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亦文  李进  杨文晓 《节能》2020,39(4):43-45
通过开展区域建筑群动态负荷指标研究,可以平抑不同类型建筑的总负荷。通过研究供能设备合理的装机规模,可以兼顾节能减排及经济性需求。根据2008年至2017年,北京地区各类建筑年竣工情况,针对其中占比较大的建筑,研究由其所组成的建筑群的冷、热动态负荷。采用DeST软件,模拟得到典型建筑的动态负荷规律。利用得到的动态负荷结果,开展区域建筑群负荷平抑及供能设备合理装机规模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区域建筑群负荷平准化率的方法,得到了装机规模与可满足全年负荷需求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能源消纳、电网服务以及用户供电保障多类服务目标需求,合理规划电池储能系统已经成为促进其深度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结合评分系统的双层规划结构,拟解决多目标优化下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问题。首先,建立计及发电机、新能源及电网运行特性的储能电池多目标、多复杂约束混合整数优化模型;然后,基于规划—运行的双层模式,优化计算出各目标函数值,通过引入评分系统形成多目标指标综合得分,进而指引迭代优化,完成电池储能规划;最后,以加入高比例新能源的IEEE33节点系统仿真分析,并讨论不同位置和电池储能类型的影响,相关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架构有效地兼顾了新能源消纳、电网电压质量以及储能经济性等多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