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能源动力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178例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三组,HbA1c < 6.0%组、HbA1c 6.0% ~ 7.0%组、HbA1c > 7.0%组。用冠脉造影(CAG)及IVUS随访6 ~ 12个月,以CAG直径狭窄率 ≥ 50%为支架内再狭窄,用IVUS观察三组冠脉支架术后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新生内膜面积,初步探讨HbA1c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178例患者共201处病变,CAG随访示支架内再狭窄30例,再狭窄率14.9%,再狭窄患者的HbA1c水平为6.87% ± 0.56 %,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6.05% ± 0.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其中HbA1c < 6.0%组发生再狭窄10例,HbA1c 6.0% ~ 7.0%组8例,HbA1c > 7.0%组12例,HbA1c > 7.0%组再狭窄率为31.6%,明显高于HbA1c 6.0% ~ 7.0%组的13.8% 和HbA1c ≤ 6.0%组的9.5%(P < 0.01)。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新生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5和0.617,P < 0.01)。结论 HbA1c升高可能与冠脉内膜增生有关,测定HbA1c有助于评估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风险,控制好HbA1c对预防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 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的关系。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原位冠状动脉狭窄(40%~70%)患者,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iMapTM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病变长度(LL)、面积狭窄率(AS),iMapTM IVUS检测靶病变最狭窄处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EEMCSA)、最小管腔横截面面积(MLACS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及参考段EEMCSA(REEMCSA)、参考段MLACSA(RMLACSA),并检测靶病变NC面积及其占斑块总面积百分比。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传统危险因素、LP- PLA2与NC关系。结果 与QCA检测比较,iMapTM IVUS检测靶病变LL更长[(21.46±5.80) mm对(24.71±5.33) mm,P<0.05],AS更高[(58.21±6.57)%对(62.29±8.02)%,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显示,LDL- C与PB呈正相关(P<0.05),HDL- C与NC所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Lp- PLA2、LDL- C、伴糖尿病与NC所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伴糖尿病、LDL- C、Lp- PLA2是NC所占百分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 C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PB呈正相关,HDL- C与NC呈负相关。伴糖尿病、LDL- C、Lp- PLA2是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与N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