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TP技术用于褐煤热解提质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P(A lberta-Taciuk Processor)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提出利用ATP技术加工处理内蒙古褐煤的设想,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利用ATP技术处理褐煤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烟煤和高粱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压力3.5MPa及温度700℃条件下制焦方式、煤/生物质混合比和气固接触时间对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取富甲烷气体过程中水蒸气气化反应和甲烷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水蒸气气化反应,煤焦和生物质焦共气化时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协同作用;对于甲烷化反应,高粱秸秆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高于煤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当对高粱秸秆水洗后,高粱秸秆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降低至与煤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相当,分析表明,水洗后高粱秸秆焦碱金属钾的含量显著降低,说明高粱秸秆焦中碱金属钾的存在是高粱秸秆焦甲烷化反应活性较高的主要原因.增加气固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甲烷产率.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这一技术的研究进展。运用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和合成天然气(SNG)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LNG产品的效益要高于SNG产品。前者较后者的投资利税率提高了18.9%,投资利润率提高了7.9%。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研究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及主导产品,并提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三大保障:政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树脂基复合材料关键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关键制造技术——成型工艺技术、固化工艺技术及连接工艺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重点分析了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复合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基油-电联产系统价值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面临的油、电能源形势和单产技术的不足,提出应对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煤基油-电联产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首先对煤化工几种利用途径的5种典型产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地说明了我国建立煤基油-电联产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结果表明,以油为主的联产方案为最佳的煤基油-电联产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了300万t规模合成油项目驰放气制备LNG(液化天然气)及LNG-合成氨联产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LNG单产项目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比LNG-合成氨联产项目少4.94万t/a,能源利用效率比联产项目高22.2%,利润少164万元/a~165万元/a.综合比较了CO2排放量、能效及利润,得出LNG单产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优于LNG-合成氨联产项目.  相似文献   
8.
煤制天然气(SNG)产业对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实现天然气稳定安全供应有积极作用。在肯定了我国适度发展SNG产业的必要性之后,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我国的SNG产业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产业面临的四大风险:政策风险、经济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资源、环境与生态风险。随后,运用了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的专业分析工具,采用德尔菲法,通过设计专门调查表,聘请12位专家对SNG产业进行了风险评级,经汇总处理分析后,全面评估了这四类风险的风险等级。除市场风险为中度外,其余三类风险均为高风险。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风险的两点对策:一是加强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尽快编制全国性的SNG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延长产业链条,凸现SNG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规划定位、约束性条件以及编制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规划定位、约束性条件以及编制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