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绿僵菌固体生产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绿僵菌 (Metarhizium )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杀虫真菌 ,利用它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愈百年〔1〕,约有 2 0 4种昆虫被这种微生物感染致死 ;它致病力强 ,对人、畜、作物无毒害 ,使用安全 ,且有较长的后效 ,是真菌杀虫剂之首 ,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为环保产品推广应用〔2〕,利用它对害虫进行微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有些单位利用绿僵菌作了田间防治实验 ,防治效果明显 ,但尚未见规模化生产 ,因此对其发酵及产孢条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是以引自中国农科院及我单位自己分离的十余株绿僵菌菌株进行比较得到…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铁尾矿对水体中磷去除能力与过程,并进一步提高其去除性能,采用高温方法对铁尾矿进行改性。以温度、恒温时间、升温速率为试验因素,以单位去除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分析铁尾矿改性前后的除磷过程与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600℃改性的铁尾矿对水体中磷的单位去除量最大为2.43 mg/g,是未改性前的2.46倍。并结合文献和铁尾矿XRD矿物成分分析推测Fe3O4对水体中磷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回归模型极显著(P < 0.0001),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大于0.99,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靠。从响应面试验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改性温度627.84℃,恒温时间得3.00 h,升温速率为9.82℃/min,预测最大单位去除量为17.43 mg/g。铁尾矿改性前后对磷的去除均属于非均匀表面的化学吸附,水中磷的去除过程更接近Freundlich等温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模型估算改性前后铁尾矿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去除量分别为0.19 mg/g和149.97 mg/g,铁尾矿对磷的去除均较易发生。△H0>0反应需要吸热,温度升高可提高铁尾矿对水中磷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合生物制剂防治苹果轮纹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组成的复合生物制剂可有效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田间试验表明。复合制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相对防效为84.2%;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施,防效与化学农药无显著差异,并可增加百果鲜重;用以浸果可以减少贮存期苹果烂果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纳豆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纳豆中筛选得到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研究了该菌在液体摇瓶发酵中,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等因素对纳豆激酶产量的影响。在20L发酵罐放大培养时纳豆激酶的产率可以达到2031.5U/mL。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链霉素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文章以链霉素菌渣为原料,在菌渣含固率为2%,温度为30±2℃的条件下进行60 d的厌氧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菌渣的累积产气量为18.20 L,中温产气能力为364.07 mL/g;在稳定产气阶段,发酵液的氨氮、VFAs含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H值大于7.0;厌氧发酵结束后,发酵液的VS去除率达64.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在厌氧发酵后的沼液中未检测到链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6.
季方  朱毅  郝睿  程辉彩  董仁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221-224,229
从黄化的螺旋藻体中分离出一株溶藻菌ES1,经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该菌对螺旋藻有较好的溶解效果,能在24h使螺旋藻絮凝成团、黄化死亡,加入15%体积分数的菌液2d后螺旋藻去除率就可达到70.71%。实验表明,经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高温、低温灭菌处理的滤液,仍能强烈抑制螺旋藻生长,说明起溶藻作用的是ES1菌株的代谢产物,且该代谢产物在高温121℃和低温-80℃下稳定。ES1菌株生长速度快,对盐、碱有较强的耐受性,并能通过自身代谢产物调节pH至适合其生长的9.2左右,该菌的存在会使螺旋藻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对螺旋藻的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制防治蔬菜灰霉病的新型生物农药,进行高效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抑菌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对黄瓜灰霉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在生长对数期产生抗菌物质,并在30-38 h达到最大值;产生的抗菌物质有很好的热、酸碱稳定性,紫外线照射不敏感,常温储存6个月活性保持在80%以上;抗菌谱测定表明其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等多种病原菌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结论]该菌株所产抗菌物质性能稳定,抗菌谱宽,抑菌力强,具有开发成新型广谱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沼渣肥用量对黄瓜不同生育时期生长情况和土壤中细菌、真菌两种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的沼渣肥都能够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其中以5.0%沼渣的综合应用效果最好,该处理对黄瓜收获期的根重、地上部重、植株干重、株高、叶数和茎粗分别比未施肥对照组高130.51%,141.87%,72.88%,26.70%,39.32%和35.11%。沼渣肥的施用也显著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使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对生育前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影响很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与黄瓜生物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数与黄瓜生物量成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黄瓜生物量成负相关。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沼渣比常规处理产量增加8.3%,比空白对照增产19.2%。  相似文献   
9.
绿僵菌制剂的剂型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绿僵菌孢子的贮藏和环境稳定性,实验对绿僵菌剂型进行研究。确定产品剂型配方为50%孢子粉,21.5%载体,2%增效剂,1.5%紫外吸收剂,25%的大豆色拉油;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制剂对3龄东亚飞蝗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5.06d,田间应用防效达到88.9%,在25℃下半衰期为258.6d。  相似文献   
10.
藓类提取物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辉彩  赵建成 《农药》2006,45(9):639-640
以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24种藓类乙醇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15种藓类提取物对欧文氏菌表现出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并将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提取物对欧文氏菌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