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6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验局部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54例接受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3例(5.6%),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46例(85.2%),大脑前动脉闭塞5例(9.2%).结果预后好的患者共有41例(75.9%),血管再通程度>50% 39例(72.2%),再通程度<50%的15例(27.8%).颅内出血率为20.4%,病死率为7.4%.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 ~ 18 mm。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并于术后1、3、6、12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中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1枚,其中球扩支架1枚,自膨胀支架10枚。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4枚,Ⅱ级2枚,Ⅲ级5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 ~ 1分11例。11例患者随访1 ~ 108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7例,随访时间1 ~ 48个月,动脉瘤不显影4例,改善2例,稳定1例。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治疗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将球囊扩张性支架通过椎动脉狭窄部位,扩张球囊释放支架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结果 4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43例成功的采用支架成形术,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75.7%和10.3%.临床随访35例症状完全缓解,4例明显好转,2例症状无改善.无一例发生内膜撕裂或血栓栓塞形成,短期随访未发现有再狭窄及内膜过度增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解脱弹簧圈结合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可解脱弹簧圈结合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4例,动脉瘤直径14~21 mm,首先用可解脱弹簧圈在动脉瘤内成篮,然后用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进行篮内填塞,最后再用可解脱弹簧圈进行瘤体及瘤颈的致密栓塞.结果 3个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1个动脉瘤有瘤颈残留.临床随访3~12个月,无出血及脑缺血性事件发生.结论可解脱弹簧圈结合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是一种可选的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总结57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61处(23处为后循环狭窄,38处为前循环狭窄),支架均一次成功植入,血管狭窄程度减为0%~32%,1例发生颅内出血.临床随访3~30个月,无短暂性缺血的再发作或中风;DSA随访43例患者,3例出现支架内内膜增生,但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生率,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支架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2枚或2枚以上支架对8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12支狭窄血管行血管成形术,共植入17枚支架,其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使用自膨胀支架,颅内段和椎动脉使用球囊膨胀型支架.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狭窄均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除1例动脉闭塞外,其余无再狭窄发生.结论多个支架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URG-04LX2维激光扫描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和功能,采用全速USB和RS232C两种外部接口向传感器传输测距数据命令,读取距离数据并处理。测距试验表明,传感器能准确测量出到平面的距离,地板砖、白色纸、黄色纸和土壤等被测对象在2 m以内的测量误差小于10 mm,但不同材质或颜色的被测对象激光扫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存在一定差异。障碍物检测试验表明,传感器的数据能清晰地检测到障碍物,并获得障碍物在传感器坐标系内的坐标值和障碍物尺寸等参数,测量到的障碍物尺寸误差小于10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未破裂的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的经验及结果.方法将球囊膨胀型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瘤颈部位置入并准确释放后,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支架成功的置入,支架近端在基底动脉,远端在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得到次全栓塞(90%以上),载瘤动脉及毗邻的侧支血管保持通畅,患者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是可行的,支架植入对侧支血管血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探讨其近、中期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27例患者均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后恢复良好,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直接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定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27例患者28处脑动脉狭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治疗,其中27处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24枚,Taxus支架2枚,Firebird支架1枚).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74.5±6.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影像学随访结果,了解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在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47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5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1~6个月造影随访56例动脉瘤内无造影剂显影,4例仍有瘤颈残留,1例复发而再次治疗;12~37个月随访43例中,2例瘤颈残余,1例动脉瘤复发,其余完全闭塞,弹簧圈形态无改变.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后明显改变瘤内血流动力学并促进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