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种激光诱导灼蚀制备纳米硅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高强度激光灼蚀沉积(PLD)的方式,在流动N2做为保护气体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Si纳米结构,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光致发光(PL)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纳米Si尺寸在几nm到几10nm之间,同时它具有较强的发光,发光强度比同等测量条件下的多孔Si(PS)样品高10倍以上,而且方法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基于环卫、经济、快捷、创新的理念,针对商场领域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商场饮料瓶回收与导航服务机器人。该智能服务机器人不仅具有饮料瓶回收返积分、定位导航、人机交互、远程监控并存储与分析等功能,还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等特点,同时给予人们愉快的购物体验,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几何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属性关注度的QoS传输控制方法以及模型传输QoS管理模型.该方法扩展了基于几何属性的模型传输控制传统方法,将对象几何属性与非几何属性综合作为传输中Qos控制参数.结合动态QoS控制的思想,针对分布式虚拟环境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在运行时刻考虑网络带宽对服务质量的影响,进行动态的QoS协商,并给出了一种针对该问题的动态协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反映用户对虚拟对象的关注程度,并随着网络带宽变化,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模型传输.  相似文献   
4.
保留细节特征的轮廓线远程绘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智能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因为其便携性和可移动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分布式虚拟环境中,但是因为移动终端自身的局限性,在移动终端上的3维模型实时绘制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结合多分辨率网格模型和基于轮廓线的远程绘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保留细节特征的轮廓线远程绘制算法。该算法预处理阶段,在原始精细网格模型上提取细节特征线,并进行多分辨率网格模型的预处理;运行时阶段,根据视点、帧率等交互信息使用选取策略对细节特征线进行选取,然后构建合适的多分辨率网格模型,并在该模型上提取出外围轮廓线,最后发送这两种轮廓线到移动终端进行绘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基于轮廓线的远程绘制中较好地保留了模型的细节特征,并保证了在移动终端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5.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实时交互的点模型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终端是虚拟环境中的一类重要交互载体.由于移动终端的计算、存储、显示范围、带宽和能量有限,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基于移动终端进行三维模型的高效实时交互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从移动终端的特点出发,采用远程绘制模式和点模型,提出一种可实时交互的传输与绘制方法.首先在服务器端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分辨率对点模型简化算法进行了改进,随后基于操作者的兴趣域、对虚拟环境中对象的兴趣度和绘制误差等给出了节省移动终端能耗的点模型层次选取和QoS传输控制策略,最后在移动终端上对点模型完成实时绘制和交互.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云端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模式下,海量扰动数据对云端的服务器造成了较大的存储、计算压力,且云端扰动识别存在延迟,实时性较差;边缘侧扰动识别可以缓解云端压力,降低延迟,但边缘侧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跨域共享。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的边缘计算框架,首先,边缘侧使用本地数据训练模型,然后将模型参数上传至云端进行聚合,更新模型并下发至边缘侧进行部署,在边缘侧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云端扰动识别模式,基于联邦学习的边缘侧扰动识别对云端的存储需求下降了97.58%,数据通信成本下降了53.68%,单次扰动识别的传输速率需求下降了99.994%,满足扰动识别实时性的要求;优化后的联邦学习算法与传统的联邦学习算法相比,扰动识别准确率提升了1.72%~3.64%。  相似文献   
7.
在激光灼蚀(PLD)系统中,采用流动的N2作为环境气体成功制备了尺寸从2纳米到几纳米之间的纳米硅,并在1.60~1.75eV之间观测到了较强的光致发光谱:结合Raman散射和光致发光谱的分析,推断强光致发光来源于纳米硅的量子效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程度不断加深,电力物联网的建设面临高接入、高并发、高交互的挑战.文章在现有电力物联网技术研究基础上,从终端接入、边缘计算和平台应用3个方面,对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综述.终端接入方面,介绍了负载均衡技术在电力物联网终端接入中的应用,提出一种用算法实现海量终端的灵活接入和智能感知的思路;边缘计算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现有溯源方法的安全性,提出基于区块链和蚁群算法的业务数据语义自动溯源方法。构建非中心化业务智能合约区块链,验证启动溯源程序的用户身份。利用蚁群算法自动采集业务数据,通过变换匹配投影提取业务数据中的语义信息。按照业务的运行流程,得出区块链形式的溯源链。选择提取的业务数据语义为初始位置,通过求逆转换操作读取原始输入路径,最终输出业务数据语义的自动溯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链业务和多链业务两种情况下,设计溯源方法的安全风险低于0.5%,且平均加速比高于7.0,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