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7篇
能源动力   16篇
武器工业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消耗石化燃料,排出大量的温效果气CO2,引起了地球温暖化问题,使地球环境遭到破坏。汽车行业从节约能源,使用代用燃料等方面为控制CO2排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改进的单缸发动机上实现了乙醇火花点火燃烧和均质压燃两种燃烧方式。通过进气预热的方法得到了乙醇HCCI燃烧方式的工作区,并定义了燃烧的爆震边界和失火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进气预热的方式下,仅靠空气稀释,乙醇燃料的HCCI燃烧工作上限最大达到了SI工作方式下的50%。在乙醇HCCI燃烧的工作区域内,与SI燃烧方式相比,混合气很稀,因此缸内温度低,NOx的排放降低幅度最大可达58%以上。随着负荷的越小,混合气变得更稀,缸内燃烧温度进一步降低,NOx的降低幅度越大。但在整个负荷变化范围内CO和HC的排放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排气再循环降低汽油机的NOx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通过排气再循环(EGR)降低车用汽油机的NOx排放,对EGR率特性进行了试验优化.开发了两类压力控制式EGR系统.给出了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实测的EGR率特性.比较了用各种EGR系统整机的排放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套适用于乙醇燃料HCCI燃烧模式的单缸试验机系统。将CA6100柴油机第6缸的进、排气及供油系统独立出来,改造成单缸试验机。开发了进气电加热、进气道喷油、排气管节流EGR及爆震等监控和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单缸进气温度、供油量、排气再循环(EGR)的控制和检测,阐明了其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试验初步确定了乙醇燃料在转速为1200r/min时,用过量空气系数A和EGR率表示的HCCI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5.
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柴油醇的十三工况排放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应用自行研制的助溶剂解决了乙醇与柴油相溶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E10柴油醇十三工况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0#柴油相比,燃用E10柴油醇的排放污染物HC、NOx、PM和SOF的比排放量有所增加,CO和DS的比排放量有所减少;中小负荷工况分担率的增加导致了多种排放污染物比排放量的增加;乙醇的高汽化潜热使缸内温度变低是比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提高中小负荷的进气温度可以适当提高缸内温度,从而降低CO、HC、PM和SOF的比排放量,但NOx比排放量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燃料对柴油机不同负荷工况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S13090 EEPS微粒粒度测试系统,试验研究了生物柴油、石化柴油燃料微粒稳态工况下的粒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径绝大部分在300 nm以下,生物柴油、石化柴油燃料微粒粒度分布均呈双峰结构,核态蜂值区域在10 nm附近,积聚态峰值区域在60 nm附近.生物柴油燃料微粒排放以小粒径核态微...  相似文献   
7.
在装备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试验发动机上,通过燃烧室EGR策略将废气截留在缸内,在关闭点火系统后发动机仍然稳定工作则实现了CAI燃烧.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工况下,在IVO定时为-38~167°CA,ATDC、EVC定时为68~118°CA BTDC可以实现稳定的CAI燃烧.在...  相似文献   
8.
化油器发动机燃用不同比例乙醇汽油的性能和排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的化油器式汽油机结构不做变动和调整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比例的乙醇汽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汽油机使用乙醇汽油,随燃料中乙醇添加比例的增加,过量空气系数逐渐增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所降低;燃料消耗率逐渐增加,能量消耗率变化不大;CO排放在中低负荷没有明显变化,在高负荷逐渐减少;HC排放逐渐减少;NOx排放在中低负荷逐渐减少,在高负荷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一种基于稳定紊流运动沿通过截面径向的速度分布规律,对多缸内燃机各缸进气歧管内进气充量和充气效率的计算方法。利用奥地利AVL657内燃机数据采集分析仪和美国TSI公司IFA100热线/热膜恒温流速仪等测试设备测量各缸进气歧管内气体速度波和压力波等参数,通过计算获得了各缸各工况下的进气充量和充气效率。将各缸充气效率的平均值与同时实测的整机充气效率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充气效率值最大相差4%,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的实验内燃机充气效率不均匀度最大值为9.1%。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研究多缸内燃机各缸进气充量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乙醇燃料SI-HCCI-SI燃烧模式转换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台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乙醇燃料均质压燃(HCCI)和火花点燃(SI)两种燃烧模式相互转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乙醇燃料在两种燃烧方式间的转换.在SI向HCCI转换过程中,由于混合气瞬间变稀,而高温热气进到缸内有一定的时间,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下降,经过约4个工作循环后,随着高温热气连续、均匀地进到缸内,实现了连续稳定的HCCI燃烧,因此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上升,并且很快达到稳定.在HCCI向SI转换过程中,由于存在火花点火,对混合气的温度不是很敏感,因此过渡时间减少,发动机很快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