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大,三相功率分配不相等,造成三相相间电压不均衡,影响系统稳定。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发出或吸收满足系统要求的有功和无功电流,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故障时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特点,探讨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时的系统工作特性。然后通过仿真,设置一个配电网络分别发生单相接地、两相相间短路和三相接地故障时,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而通过调节STATCOM控制正序基波电流,使STATCOM在故障期间提供一定的有功和无功支持,保持系统电压的稳定,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油品包装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及其工业网络的设计,并详细说明了西门子S7-300 PLC在灌装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及编程步骤和主要程序模块。  相似文献   
3.
对500kV输电线路的无功进行了分析,保证系统在正常运行和受到扰动后电压能正常运行,采用中性蹼小电抗器有利于单相自动重合闸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动态网络流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网络流模型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对流量的细分,建立了网络上主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模型.该文通过对大量原始流量分析,发现单一动态网络流与网络应用协议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它具有反映用户网络行为在数据传输方面特点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基于动态网络流模型的用户网络行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数据传榆中动态网络流主要在数据传榆总量、传榆速率、传榆模式方面存在的不同,提出了完整的动态网络流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分类法得到的类别能够反映用户网络行为的特点,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徐深气田的勘探开发的不断进行,对测试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仅限于单管柱传输射孔与M FE测试工具联作,通过上提下放管柱来实现井下测试阀的开关,不适合特殊井的施工,施工成功率低,安全可靠性差。旁通传压射孔与APR测试工具联作,通过环空加压引爆射孔和操作开关井,使射孔一测试联作工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提高数控火焰切割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板深加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使其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数控切割领域一直保持其领先地位。文章分析了公司数控切割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及对切割生产中一些特殊形状工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φ101.6mm套管内径小,采用常规分层注水管柱无法开展投捞调配的问题,研制成功以配水器与封隔器一体化工具和扶正式小直径水力锚为主体的φ101.6mm井分层注水管柱。这种管柱采用绝对压力自动坐封机构,使管柱下井后直接坐井口注水即可坐封,实现分层注水。该管柱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有效期长,投捞测试方便,在现场应用25井次,解决了φ101.6mm套管分层注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环境低水平气溶胶连续监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本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薄膜滤纸,及一种双工位取样测量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并采用甄别能量的假符合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等关键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气溶胶连续监测仪。该仪器主要性能指标突出表现为其探测下限:当氡浓度最高为102~103Bq/m3时,对铀和钚的探测下限可达到0.05~0.08 Bq/m3,对β的探测下限为5~10 Bq/m3,最长测量时间为40~60 min,并且能实现实时在线连续监测。因此,该仪器可用于地下洞库或坑道内高氡环境中,快速准确并连续测量出低水平气溶胶浓度,也可用于核电站、放射性工作场所、核事故应急以及气态排出流中放射性气溶胶的快速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0.
结合液滴成核与生长模型,以及气、液流动控制方程建立了超声速凝结流动数学模型,对空气+水+乙醇三组分(双可凝)气体超声速流动条件下凝结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三组分气体超声速凝结特性影响因素,通过与空气+水双组分(单可凝)气体对比,分析了第二种可凝组分对凝结成核的影响,并开展了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三组分气体中乙醇含量的升高,Laval喷管内成核率、液滴数均增大,但成核区收窄,液滴生长区向前移动;在入口可凝气体为饱和状态下,升高入口温度与压力均能促进凝结的发生,使Wilson点向喉部移动,进而提高出口气体湿度;与双组分气体相比,三组分气体发生凝结的Wilson点更靠近喉部,出口湿度更大,说明三组分气体发生凝结时,两种可凝气体的凝结过程是相互促进的;Laval喷管沿程压力及Wilson点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